使用者的回答:
同一山体,降水越多的山坡冰雪覆盖面积越大,则冰雪下沿即雪线海拔越低.由图中雪线分布可以判断,北坡低于南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北坡到达的水汽较多(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
故选:b.
如图1为天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图2为世界陆地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天山北坡山麓到山
奈子的回答:
a、甲-乙-丙-丁对应的是热带雨林带-**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
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故不符合题意;
b、乙-丙-己-戊对应的是**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故不符合题意;
c、丁-丙-乙-甲对应的是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故不符合题意;
d、戊-己-丁-庚对应的是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故正确.
故选:d.
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型别分布与水热条件关係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小题1: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
使用者的回答: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1:图为「陆地自然景观型别分布与水热条件关係示意图」,从图中资讯可知:沿x方向,自然景观由森林过渡到草原再过渡到荒漠,符合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是由于水分逐渐减少而导致的;沿y方向,自然景观由针叶林过渡到温带森林再过渡到热带雨林,符合由两极到赤道的地域分异,是由热量逐渐增多而形成的。
小题2: 由图可知,m点在x轴上比较接近原点,由上题可知,此地较为溼润,应为森林植被景观;在y轴上, m位于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之间,其热量低于热带而高于温带,可确定为**带的自然景观。而山东丘陵为温带景观,刚果盆地为热带景观,西欧平原也为温带景观,只有江南丘陵处于**带季风气候区,为**带景观。
读某区域自然景观分布图,完成题。 小题1:形成图中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的基础是 a.地形 b.水分 c
根据图回答1-2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b.图示陆地自然带在南北半
生日快乐的回答:
a.图中的自然带是:荒漠带---硬叶林带---落叶林带---混交林带---针叶林带---苔原带.苔原带是寒带的,针叶林是亚寒带的,落叶林是温带的,图中的硬叶林带一般分布在**带大陆的西岸,所以此图中的自然带的变化主要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故不符合题意;
b.因为南半球的海洋麵积大,中纬度的陆地面积很小,因此南半球没有亚寒带针叶林带的分布,故不符合题意;
c.根据图中的降水量的资料线和可能蒸发量的资料线的对比分析,在苔原带,年降水量是290,但是可能蒸发量是250,没有形成荒漠带,故不符合题意;
d.图中的自然带是:荒漠带---硬叶林带---落叶林带---混交林带---针叶林带---苔原带.苔原带是寒带的,针叶林是亚寒带的,落叶林是温带的,图中的硬叶林带一般分布在**带大陆的西岸,所以此图中的自然带是分布在大陆的西岸,因此落叶林带是温和海洋性气候形成的,该气候终年的气温在0度以上,故正确.
故选:d.
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1a中自然带从⑤~①表示的是自然带的______规律
瑟瑟的回答:
(1)①为寒带苔原带,②为亚寒带针叶林带,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④为**带常绿阔叶林或硬叶林带.图1a中自然带从⑤~①表示的是自然带的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和垂直地域分异.
(2)②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南半球同纬度缺失,原因是该纬度绝大部分是海洋.
(3)结合纬度判断图2中a自然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下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的是图1a中的③.受地形这一非地带性因素影响,同纬度山脉东坡b处形成温带荒漠带.
故答案为: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垂直地域分异(2)无 该纬度内绝大部分是海洋
(3)③温带荒漠带
小题1 c 小题2 d 小题3 c 试题分析 小题1 根据图示基带北侧海拔较高,应位于南半球 a b排除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应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或温带季风气候区 纽西兰位于南半球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而巴西高原主要受热带草原气候影响。小题2 根据图示的自然带倾斜和雪线高度的分布特徵,北坡地处阳坡和迎...
因为质点无形状,只能把整个地球看成一个质点,不能把地球上的某个点看成一个质点。还有,质点不会转的,怎么研究地球的自转 一切转动物体不能视为质点 下图为 亚欧大陆部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 读后完成下列要求。22分 1 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分别是 1 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荒漠...
从图中看出,美国每个地区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重点发展一种弧几种农产品的专门化生产 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带,这充分体现了美国农业的地区生产专门化特点 故选 a 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回答12 13题 美国着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硅谷 位于图中的 a 城市b 读图可得,城市是西雅图,城市是旧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