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发现淘宝首页越来越“懂你”,但有时反而被算法推得焦虑。本文详解如何在当前版本中关闭或弱化大数据推荐,包括设置路径、权限边界、常见误区及2024年新规变化,帮你重获浏览主动权。
很多用户卡在第一步:找不到“关闭推荐”的按钮!这是因为淘宝从2023年起逐步将相关设置迁移到更隐蔽的位置,且不同设备(安卓/iOS)略有差异。✅ 正确路径如下:
- 打开淘宝App → 点击右下角【我的】→ 进入【设置】
- 选择【隐私】→ 找到【个性化推荐管理】(不是“广告推荐”)
- 这里可以看到三项可关闭选项:兴趣标签、猜你喜欢、内容推荐
⚠️ 注意事项:这不是一键全关,而是分模块控制。若只想减少干扰,建议只关闭“猜你喜欢”和“兴趣标签”,保留“内容推荐”可继续看到商品详情页相关内容,避免影响搜索体验。
第二步:理解三大推荐机制,选对关闭策略才有效淘宝的推荐系统并非单一逻辑,而是由多个子模型协同工作,搞清楚它们的区别才能精准干预👇
1. 兴趣标签(Behavior-based Tagging)这是最核心的推荐引擎之一,基于你的浏览、收藏、加购、下单等行为打标,比如“喜欢运动鞋”、“常买母婴用品”。
✅ 关闭建议:强烈建议关闭此模块,能显著降低“无感推送”频率。
根据你过去喜欢的商品特征(颜色、材质、价格区间)自动匹配相似商品。
✅ 关闭建议:适合想要彻底摆脱“刷屏式推荐”的用户,关闭后首页不再显示该板块。
来自短视频、图文种草等内容生态的推荐,属于“泛娱乐型”流量。
✅ 建议保留:如果你喜欢看直播或达人测评,这部分可以留着提升购物决策效率。
别以为关了就万事大吉!以下是你必须知道的细节与风险点:
✅ 必做清单(按优先级排序)- 关闭兴趣标签:立即见效,减少90%以上非目标商品曝光
- 关闭猜你喜欢:让首页回归“搜索为主”,适合不想被算法带跑偏的人群
- 定期清理缓存:每两周清除一次浏览记录,防止历史行为重建标签
- ❌ 不要误删“个性化广告”而非“个性化推荐”——前者是营销广告,后者才是内容推荐
- ❌ 切勿一次性全部关闭:可能导致搜索结果不准、店铺推荐失效,甚至影响售后流程识别
- ❌ 不要依赖第三方插件或工具:淘宝已加强反作弊机制,此类操作可能触发账号风控
📌 新规提示(2024年更新):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最新执行细则,平台不得强制要求用户接受个性化推荐,但允许在必要场景下使用基础数据(如登录状态、地域)。因此,即使关闭推荐,部分功能仍会保留基础权限。
为什么我关了推荐还收到相似商品?可能是缓存未清或历史行为残留,建议清除缓存并重新登录
关闭推荐会影响优惠券获取吗?不会,优惠券发放主要靠活动规则,与推荐无关
苹果手机和安卓设置一样吗?基本一致,但iOS界面层级略深一点🕐️,耐心找就能找到
有没有办法永久屏蔽某个类目?目前无法精确屏蔽某品类,只能通过关闭兴趣标签间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