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同学一看到“战胜困难”就慌了——无从下笔、内容空洞、结构混乱。其实只要掌握“起承转合+情绪递进”的写作逻辑,再搭配具体细节和心理描写,就能写出高分作文。本文拆解5种常见写法,附带易错点提醒与评分标准,助你快速提升表达力。
很多学生喜欢写“地震救人”“创业逆袭”,但这类题材要么太假,要么难以写深。建议聚焦日常小事:
✅ 比如:第一次跳绳失败被嘲笑 → 坚持练习 → 成功跳过30个
✅ 或者:数学考砸后不敢看试卷 → 主动找老师请教 → 成绩进步
👉 这些事既真实又容易写出细节,阅卷老师一眼就认出你是“有生活的人”。
一篇600字作文必须有明确节奏感,推荐使用以下框架:
开头(80字):一句话点题 + 引发悬念(例:“那天我摔了一跤,膝盖流血了,却没想到这是成长的开始。”)
中间(400字):分三小段讲清楚:
① 困境:具体场景+身体感受(出汗、心跳快、手抖等)
② 努力:做了什么?遇到哪些阻碍?有没有放弃过?
③ 转折:关键瞬间(一句鼓励、一个画面、一次顿悟)
结尾(120字):升华主题,不喊口号,而是说“我现在明白了…”
得分点不在形容词堆砌,而在可感知的细节。
❌ 错误示范:“我非常难过,但我坚持下来了。”
✅ 正确示范:“我蹲在操场边,盯着那根跳绳,手指都磨破了,眼泪掉在绳子上,像一颗颗小水珠。那一刻我突然想:如果我不试,永远都不会成功。”
📌 小贴士:多用五感描写(视觉、听觉、触觉)、动作变化(从僵硬到灵活)、内心独白(自言自语或自我对话),让读者身临其境。
✘ 误区1:把困难说得太轻(例:“这点小问题不算啥”)→ 显得虚假
✘ 误区2:通篇都是别人帮自己(例:“妈妈帮我复习”)→ 缺乏个人成长
✘ 误区3:结尾强行拔高(例:“我要成为科学家!”)→ 不接地气
✅ 正确做法:承认脆弱、展现过程、留下余味。比如:“原来不是所有努力都能立刻见效,但只要不放弃,总有一天你会感谢那个没哭着跑掉的自己。”
小学阶段重故事性,可用拟人化语气(如:“跳绳好像在嘲笑我”);初中则需强化逻辑与情绪推进;高中可适当引入哲理句(但不超过两句)。
📌 当前趋势(2025年):教育部门强调“真实性”和“反思能力”,鼓励学生写出“失败后的思考”,而非单纯歌颂坚强。
战胜困难作文开头怎么写?用疑问句或比喻制造悬念
600字作文如何控制字数?每段控制在100-150字内
战胜困难作文能不能写别人的例子?建议以第一视角为主
怎样让作文更有感染力?加入五感描写和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