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刷酸就烂脸”“水杨酸只会剥脱皮肤,越用屏障越薄”…… 关于刷酸的谣言层出不穷,尤其是水杨酸,几乎成了 “皮肤杀手” 的代名词。今天,我们要为水杨酸正名——它不仅是祛痘神器,更是修复皮肤屏障的隐藏高手!
水杨酸为啥更“靠谱”?
大家熟知的化学焕肤术,是通过在皮肤表面施加化学剥脱剂,引发皮肤不同程度的可控性损伤,进而诱导表皮或真皮结构重建,实现治疗和美容效果。常见的化学换肤剂有果酸、10% - 30%水杨酸、0.25% - 5%维甲酸、10% - 35%三氯醋酸(TCA)、Jessner溶液(水杨酸和乳酸等的混合液)等,其中果酸,尤其是甘醇酸最为常用。
以果酸为例,其作用深度约450μm,可达到真皮乳头层及网状层上部,能引起真皮乳头水肿、凝固样坏死。正因其破坏性较大,所以治疗次数不能过于频繁,对医师的操作要求也颇高。若操作时间超出限制,或操作结束后酸液未擦净,就容易出现灼伤、色沉,甚至感染、溃烂等问题。相比之下,作用单一(仅剥脱作用)的其他酸,与作用广泛的水杨酸在治疗风险上存在明显差异。
不同浓度水杨酸,功效大不同!
实际上,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具有不同的功效。高浓度水杨酸引起角质剥脱外,低浓度又能促进角质生成。这样看,水杨酸能够起到双向调节角质层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两篇文献。一方面,5%浓度以上的水杨酸,通过松解角质细胞之间的桥粒连接,从而发挥角质松解和剥脱的作用;另一方面,大连医科大学涂彩霞教授团队研究表明:1、水杨酸低浓度下能够通过增加角质层的丝聚蛋白、兜甲蛋白、内皮蛋白的合成。2、水杨酸能够抑制蛋白酶的水解作用,减少其对皮肤角质层细胞强力的破坏。
我们再看日本学者的研究,该研究发现,使用聚乙二醇载体的水杨酸换肤剂,能够使遭受紫外辐射的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成熟,让皮肤中的丝聚蛋白和兜甲蛋白规则的排列表达、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恢复正常。由于水杨酸换肤是使用高浓度的水杨酸,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往往伴有轻微的表皮脱落过程,这是正常的现象,而微观层面,又正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屏障修复过程。
表皮脱落后,我们的上皮是不是会更脆弱,无法恢复了呢?这个担心是不必要的,根据四周以上观测,水杨酸换肤后,仅在一周内会有不成熟上皮细胞增加。从37%上升到43%,但过了四周后,不成熟的上皮细胞比例大大减少,下降为22%。
所以通过水杨酸换肤,可以治疗并恢复紫外线损伤的角质层,能够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正常化和角质层屏障的重塑,可以解决患者屏障受损和对外界环境不良刺激的不耐受的问题,也就是说,水杨酸能让角质层越长越健康。这样皮肤屏障好了,对外界各种物理化学的不良刺激的防御能力也就更好了。
水杨酸:不只是剥脱剂更是修复剂
看完这些研究,你还觉得水杨酸只会破坏皮肤吗?原来水杨酸不仅是人人熟知的角质剥脱剂,还是酸中“叛逆”的角质促成剂。它在治疗皮肤问题的同时,还能够促进皮肤屏障的修复。
当然,刷酸不是随便乱来的,浓度选择、使用频率都要根据皮肤状态调整。但请记住:把水杨酸当成“洪水猛兽”,才是对它最大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