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乘轻医美东风,有望成为连锁龙头
报告共计:31页
轻医美热潮下的新氧:从平台到连锁龙头的进阶之路
近年来,“抗衰”“变美”成为大众消费的新关键词,轻医美行业由此迎来爆发式增长。在这股浪潮中,新氧作为国内医美领域的资深玩家,正从垂直平台向轻医美连锁品牌加速转型,凭借全产业链布局和高效运营模式,成为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轻医美成消费新势力,市场潜力待释放
如今,走进医美机构做个光子嫩肤、注射玻尿酸,已不再是少数人的选择。数据显示,轻医美消费占比已达55%,超过传统整形,成为医美行业的主流。这种以抗衰、保养为核心的消费趋势,背后是国民审美意识的升级和对“日常化医美”的追求。
与韩国22%、美国18%的医美渗透率相比,中国仅为4.5%,增长空间巨大。艾媒咨询预测,2023年至2030年,中国轻医美市场规模将以16.3%的年均增速扩张至3390亿元。上游产品的丰富化是重要推手——目前有32种透明质酸、21种胶原蛋白、19种再生材料和9种肉毒素处于研发或审批阶段,更多高性价比产品将走进大众生活。
不过,行业长期存在的痛点也不容忽视:价格虚高、信息不对称、正品难辨等问题,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而这恰恰成为新氧转型的突破口。
从线上平台到连锁诊所,新氧的转型突围
成立于2013年的新氧,最初以医美垂直平台起家,积累了超过630万篇美容日记、2.1亿次下载量和5.7万家认证机构资源。2023年,面对流量平台的竞争压力,新氧宣布向产业互联网转型,并于2024年推出“新氧青春诊所”,正式切入线下轻医美服务。
这一转型并非偶然。凭借十年积累的用户心智和供应链资源,新氧在线下领域展现出惊人的扩张速度:2023年5月开设首家诊所,2024年3月开设第二家,不到两年时间,截至2025年二季度已布局32家自营诊所,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等9个城市的核心商圈。按照规划,2025年底自营诊所将增至50家,未来7-8年通过“自营+加盟”模式向“千家诊所”目标迈进。
全产业链优势加持,打造高性价比服务
新氧的快速扩张,离不开其在产业链上下游的深耕。在 upstream 端,2025年收购国产光电医美设备龙头奇致激光,掌握核心设备研发能力;作为韩国玻尿酸品牌“爱拉丝提”的独家代理,一年内将其市占率提升至行业前十;同时布局自研产品管线,涵盖双交联透明质酸、新一代童颜针、曲提超声等,其中超声线雕产品定价不足1000元,仅为同类竞品的20%-30%。
这种供应链优势直接转化为终端服务的性价比。对比中韩市场同类项目价格,新氧的热玛吉、超声炮等热门项目价格普遍比国内同行低20%-30%,部分项目甚至低于韩国市场。高性价比带来了显著的用户粘性:2025年一季度,新氧诊所客户满意度达4.98分(满分5分),复购率超60%,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近9倍。
数字化与标准化,重构轻医美运营逻辑
不同于传统医美机构“大而全”的模式,新氧诊所主打300-400平方米的“小店模型”,通过标准化设计和数字化运营提升效率。依托互联网基因,新氧搭建了涵盖选址、运营、供应链的中台系统,将诊所平均等待时间缩短至12分钟,翻台率大幅提升。
在医生资源管理上,新氧建立了严格的“选、用、育、留”体系,129名全职医生均通过系统考核,88%为皮肤科医生且平均执业经验超5年,年均操作量达3048例,远超行业水平。这种“快餐式”服务模式,既保证了专业性,又将医生成本控制在收入的5%-8%,低于行业12%的平均水平。
全生态布局显效,业务增长多点开花
如今的新氧已形成“上游设备与产品+线上平台+线下诊所”的全产业链布局。除了快速增长的医美服务,传统平台业务仍贡献稳定现金流,其内容社区和630万篇美容日记构建的用户信任,为线下业务引流;设备及注射产品销售2024年达3.68亿元,占总营收25%,成为重要增长点。
未来,新氧计划将业务从医美拓展至内科诊疗(如营养输液)、妇科医疗(如HPV疫苗接种)等领域,进一步丰富服务场景。随着门店网络的扩大和自研产品的持续落地,这家从平台转型而来的连锁品牌,正试图用标准化、透明化的服务,重新定义轻医美行业的消费体验。
在轻医美赛道持续升温的当下,新氧的探索不仅展现了企业的转型魄力,更折射出行业从分散走向集中、从暴利走向普惠的发展趋势。对于消费者而言,“医美自由”或许不再遥远。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31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