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针凭借“微创变美”的特点,成了不少年轻人的选择。但记者发现,个别正规医美机构违规将械二类水光产品用于注射;一些没有注射资质的生活美容店、工作室,在这个暑期里公然提供代打服务;在部分化妆品批发市场,违禁的水光针剂、麻贴等产品,正通过各种渠道流向市场。(8月4日今日霍州)
在“颜值经济”的浪潮中,水光针作为快速改善肌肤状态的医美项目,成为许多女性追求美丽的捷径。然而,当暴利与监管漏洞相遇,违禁水光针便如暗流涌动,悄然“刺伤”女性的健康与生命。近日,18岁少女因注射违禁水光针,导致面部溃烂的悲剧,再次将这一行业的乱象推至风口浪尖。这警示我们:医美行业的“美丽陷阱”,亟需被法律、科学与理性合力填平。
违禁水光针的危害,是刺向健康的“隐形刀刃”。正规水光针通过注射透明质酸等成分滋养皮肤,但违禁产品往往成分不明、质量堪忧。不法商家为降低成本,可能使用工业胶水替代医用材料,长期注射或引发癌症风险;未经消毒的针头、不合规的操作环境,极易导致感染与炎症;更有甚者,在针剂中添加生长因子等违禁成分,刺激皮肤无限增生,最终形成难以修复的瘢痕。医学专家指出,这些“三无产品”不仅破坏皮肤屏障功能,还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如内分泌紊乱、器官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每一支违禁水光针,都可能成为悬在求美者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破解乱象,需多方合力织就“安全网”。监管部门应强化源头治理,严查生产、流通环节的非法行为,对违法者施以重罚,切断违禁产品的生存空间;医疗机构需严守职业底线,拒绝为非法产品提供操作平台,以专业与良知守护行业信誉。此外,社会科普与教育亦不可或缺:媒体应客观传播医美风险,避免片面渲染效果;学校与社区可通过讲座、宣传册等形式,普及科学审美观念,帮助公众建立理性认知。唯有法律、行业、社会三方同频共振,方能铲除乱象滋生的土壤。
对女性而言,健康才是最美的底色。追求美丽无可厚非,但绝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选择医美时,务必选择正规机构与持证医生,警惕“低价速成”的诱惑;术后严格遵循护理规范,发现问题及时就医。更重要的是,我们应重新审视“美”的定义:真正的美,源于自信与健康,而非短暂、虚假的“滤镜效果”。
违禁水光针的阴影之下,是无数女性对美丽的渴望与健康的焦虑。唯有以法律为盾、科学为剑、理性为灯,才能照亮行业暗角,让“美丽”不再成为“刺伤”健康的利器,让医美回归医疗本质,让每一位求美者都能在安全与尊严中拥抱真正的美丽。
作者 张西流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