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飞鱼
监制 - 她姐
今年夏天,无袖女装成为了一种新潮流。
无论是线下逛街,还是打开电商平台,映入眼帘的大多是一件件无袖上衣和无袖连衣裙。
这让一些女生如临大敌,因为对于女人来说,穿无袖绝不只是像小区大爷一样光着膀子那么简单,它还意味着你需要购入脱毛膏、止汗露,对着镜子仔细涂抹除毛,再细细端详着毛孔,为上面残余的黑点而苦恼。过不了几天,重生的毛发冒出头,于是又得再次脱毛。
如此重复,持续一整个夏天。
即便脱毛成功也不能就此放松。高温侵扰下,女孩们发现,没有腋毛的保护,腋下出汗越来越多,上衣出门即被快速浸湿,还伴随着难耐的痒意甚至异味。
她们曾费尽心思清除的,是身体自然生长的毛发,它们原本保护着我们的身体。
既然如此,为什么费尽心思地剔除它成了当下理所当然的事?这个世界何时才能与女人的腋毛和解?
我为我的体毛,感到羞耻
一个吊诡的现实是,毛发自然生长的身体,正在让我们感到不自然。
光滑无毛的身体,反倒成为了女人理应呈现的模样。
1999年,美国女演员茱莉亚·罗伯茨出席电影《诺丁山》首映礼,身着宽松短袖连衣裙的她,在热情地抬起手臂向粉丝挥手致意时,无意间露出了两小撮腋毛。
一时间,媒体和人们仿佛第一次发现女性的腋窝会长毛一样蜂拥而上,或指责这一行为不雅,或猜测她不刮腋毛的原因。
茱莉亚·罗伯茨在首映礼上无意间露出腋毛,引发热议
韩国女团成员张元英曾被批评没有做好体毛管理,只因为在一张饭拍图中,舞台上的逆光打到她的手臂上,照出了根根细软的汗毛。
或许是为了避免这些争议,女明星们在镜头前抬起手臂时,总会条件反射般警惕地用手掌遮住自己的腋下,以免“冒犯”了网友的眼睛,引来一番指点评判。
女明星们在抬起手臂时会主动遮住腋下
明星们的遭遇,还可以解释为是特殊行业的外貌管理要求。然而事实上,普通女性也在因为体毛羞耻,陷入被指控与自我厌恶的怪圈。
有女孩只是在朋友圈随意分享一张健身照,就要被评论劝刮腋毛。
博主:@明天不让散步了
成熟女性对于自己的身体和生理现象有足够的认知,能够独立清醒地反击这样的凝视和规训,但对于小女孩来说,要想不被周围的嘲笑声影响,很难。
人的体毛分为细软、不着色的毳毛,和粗长硬黑的粗毛。进入发育期,随着体内雄性激素水平的升高,女孩们手臂、双腿、外阴、腋窝等处的毳毛逐渐转变为存在感更强的粗毛。
从稀疏到茂密的体毛,宣告着女性的身体开始走向成熟。
但小女孩并不懂这只是正常的生理变化,体毛的诅咒,由此从青春期开始,扎根在她们敏感而无知的内心。
男同学一句仿佛发现怪物般的惊叹和嘲弄,就足以让女孩们感到自卑羞耻,从此抛弃心爱的短裙,用一件件长裤遮住肆意生长的腿毛。
博主:@小羊醒醒
正是由于这种他人异样目光带来的羞耻感,在日本,体毛管理的风潮甚至波及到了儿童。
日本的美容店,推出了面向三岁以下儿童的激光脱毛服务,称会提供低功率、温和的设备,专为幼童娇嫩肌肤设计。
日本美容店Dione推出面向儿童的激光脱毛服务
顾客中有一名女孩只有六岁,却已经接受了五次脱毛服务。她的妈妈解释,因为孩子马上要上小学,学校要学游泳,因此决定在上学前带她来脱毛,希望可以增强她的自信心。
另一位五岁开始脱毛的女孩,则是因为上幼儿园时,她手臂上的绒毛遭到了男同学的取笑。她担心自己身上的体毛会再次被人嘲笑,因此恳求妈妈去美容院脱毛时带她一起去。
据脱毛机构Rize的调查显示,2016年至2023年,日本接受脱毛服务的中小学生数量增加了8倍。
随着青春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体毛焦虑,小学二至四年级学生中,有此类担忧的比例超过70%,五年级至初中学生中的比例上升至80%,到了高一、高二,这一比例达到了90%以上。
以门店过百的连锁美容店Dione为例,一些店中儿童顾客的占比甚至达到了12%。
一名六岁的女孩在日本Dione新宿店接受脱毛服务
尽管人们总是对女人的体毛有着过强的掌控欲,但是否刮体毛还仅仅是被当作一个审美问题。一个女人不刮体毛,需要面对的尚且只是他人认为你不精致、不好看的凝视。
而腋毛,显然是体毛中更特殊的两撮,在一些人眼中,它不仅不美观,还是不卫生、不文明,甚至是不尊重他人的存在。一个不刮腋毛的女人,不仅要承受审美的挑剔,还要遭到公共道德上的指控。
在社交媒体上,很多女性都表达了对腋毛的一种不可名状的、别扭的羞耻感。即使内心认可腋毛的存在是自然的,在穿吊带出门时还是要做足心理准备,努力克服对想象中他人目光的恐惧。
由此,无论是出于自己的审美要求,还是迫于他人目光下产生的羞耻感,女性们开始寻找各种脱毛方法。
腋下管理,没那么轻松
当一个女生开始腋下管理,事情总是不会那么顺利。
对自己的外貌管理近乎偏执的大S,曾在畅销书《美容大王》中透露自己的脱腋毛妙招——用夹子拔。
大S提到,很多怕痛的女生用刮刀除腋毛,但她觉得刮了之后又很容易长出来,太麻烦了,还不如对自己狠一点。因此她建议大家用拔眉夹,紧紧夹住毛最根部的地方拔出,拔完后再涂上一些薄荷脑软膏,防止红肿。
小S也多次在节目中提到她和大S相互帮对方拔腋毛,有次还不小心把姐姐的腋下拔到渗血。
小S常常分享拔腋毛经历,还曾在节目中帮阿雅拔腿毛
好在脱毛效果是好的,这种连根拔起的方法至少能保持一个月。范晓萱和大小S在录节目时初次相遇,就好奇地问姐妹俩的腋毛是用拔的还是刮的,干净到连黑头都没有。
范晓萱和大小S因脱毛结缘
不过这种原始的脱毛法也伴随着不少风险。
在拔毛的过程中,附着在腋下肌肤表面的多种细菌容易被带入毛孔中,如果在拉扯中毛囊不小心受伤破了口,夹子、腋下皮肤、手指......任何接触伤口的地方没有清洁干净,都可能加速细菌入侵,引发炎症。
此外,红血球也会在伤口处聚集沉淀,导致皮肤色素沉淀,越来越黑,于是拔完毛后,又得开始琢磨如何进行腋下美白。
博主:@金涌瓮右潘胶
和用夹子拔毛原理相类似的,还有蜜蜡脱毛。
这一方法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蜜蜡的黏性,将毛发一把拔起。
然而实际体验起来的话,蜜蜡脱毛简直是现代酷刑,在社交媒体检索关键词,你能找到无数种对于痛感的夸张形容。
加热后的蜜蜡被涂在腋毛处,紧密地包裹着毛发,冷却凝固后,蜜蜡和毛发融为一体,美容师一个手起蜡落,跟着腋毛一起脱离身体的,还有人的灵魂。
博主:@婛歌
简单粗暴的物理法太过残酷,利用化学成分去除毛发的脱毛膏则看起来温和点,实际果真如此吗?
脱毛膏主要依靠化学成分和毛发中的蛋白发生反应,从而破坏毛发结构,使其变得脆弱,一擦就能脱落。然而起作用的化学成分也容易引发皮肤红肿,产生灼烧疼痛感,尤其是对于皮肤敏感的人而言。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脱毛膏的投诉多达1386条,主要集中在使用后皮肤红肿疼痛、过敏起疹子、灼伤,不少投诉人因此去医院接受治疗。
黑猫投诉平台上与脱毛膏相关的投诉
那些更有经济实力的人,则紧跟科技前沿,选择当下最先进的激光脱毛法。
毛发中的黑色素吸收激光后会产生光热反应,光能转化为热能传导至毛囊,从而能达到破坏毛囊,抑制毛发生长的效果。
在技术的加持下,这种方法的确更为靠谱。但初次脱毛者往往要进行3-5次激光脱毛治疗,才能获得比较好的效果,一整套服务下来就得花费几千元。
更让人担心的是,咬咬牙狠下心买来的服务,还可能是不正规的。
激光脱毛属于医疗美容,只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美容机构,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的经营者才可以开展。
然而多地的官方巡查发现,许多没有执业资格的普通生活美容院也在售卖激光脱毛服务。
多地美容院无证行医,擅自开展激光脱毛项目
即使你既忍痛,又流血,脱毛这件事也很难做到一劳永逸。
腋毛旺盛的生命力远超你的想象,一不留神纷纷冒出的毛茬反而会把腋下皮肤扎得很不舒服。
而反复多次地脱毛,就相当于在一次次叠加风险,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有女性多年来试了多种脱毛法:一开始她用剃刀刮,可毛发总是没几天又长出来,于是改为拔毛,但是一根根拔又太费时间,最后她又转向了脱毛膏。
多年来反反复复尝试不同的脱毛法,使得她的腋下皮肤冒出一粒粒疙瘩,原本没有异味的腋下也开始多汗发臭,去医院检查后才发现自己的腋下因为多次脱毛,长了20多颗囊肿。
即便在夏天成功脱毛,女孩们也未必会开心。许多女孩发现,腋毛的消失并没有让腋下更清爽,反而腋下衣服越来越容易湿透,汗味也越来越大。
社交媒体上许多人反应脱毛之后,腋下反而变得多汗有异味
人体没有进化掉的部分,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和价值。
腋下存在较多的汗腺,汗液和腋窝细菌相作用,便会产生异味。
腋毛的存在其实有助于汗液的蒸发和散热,假如脱毛过程中不小心造成皮肤受损,引发细菌感染,腋下的异味反而会加重。
这或许是不少人脱完腋毛后体味更重的原因。
另外,相较于其他身体部位,腋窝的皮肤更为娇嫩,腋毛可以起到一个缓冲作用,避免皮肤之间因过度摩擦而受伤。
别再假装自己没有毛了
要论起女性腋毛厌恶的起源,许多人会追溯到吉列公司的营销活动。
1915年,吉列公司推出了第一款面向女性的剃毛刀。
在刊登的广告中,腋毛被称为“令人尴尬的”“难看的”存在,广告宣称时尚女性的腋下必须像脸一样光滑。
吉列女性剃毛刀广告
二战期间,由于尼龙面料短缺,女性着装的露肤度开始增加。女性裸露在外面的皮肤越来越多,她们对脱毛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当20世纪40年代比基尼风靡一时后,女性需要做的脱毛功课进一步拓展到了阴毛,此后,全身脱毛成为女性流行的选择。
无毛审美在中国的流行则是受到西方的影响,因此出现得更晚一些。
电影《色戒》的一场戏中,汤唯身穿旗袍演唱《天涯歌女》,当她轻抬起手臂时,腋下的毛发露了出来。这在当时引起热议,甚至成为许多新闻媒体报道的标题。
汤唯在《色戒》中露出腋毛
导演李安对此解释,这是为了还原上世纪40年代中国女人的真实生活习惯。当时的女人们不刮腋毛,甚至还会帮腋毛染色。
在发布会上,李安笑称:“连我妈60、70年代的人也没有刮,中国人没有那么多气味,对我来说,腋毛很性感,刮掉很可惜,我很乐意秀出来。”
为此,汤唯留了8个月的腋毛。
如今,我们还能在互联网上找到王祖贤、巩俐等女明星在80年代拍下的照片,她们毫无顾虑地抬起手臂,露出腋下自然的毛发。
巩俐在80年代拍摄的照片中大方抬起手臂,露出腋毛
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于体毛的厌恶,逐步开始根植,进而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其中受到外部压力更多影响的,是女性。
2013年,一项研究对18-35岁的新西兰人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81%的男性接受自己留体毛,而在女性群体中,只有11%接受。研究者认为,尽管现在男性和女性一样都面临着去除体毛的压力,但在压力程度上仍然存在很大差异。
女性不刮毛会被说“恶心”,而男性不刮毛,则会说是因为“不想显得娘”。
即便同是明星,当男演员因为不刮腋毛被批评时,大众也会用“这样比较man”来为其解释。
男性的体毛,是男子气概的彰显,女性的体毛,则逐步变成自卑的来源。
社交媒体上,一位大学生分享了自己的一次支教经历。
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她发现有小女孩讨厌自己胳膊上的汗毛,尽管那些毛看上去十分稀疏。旁敲侧击下,她才得知女孩是因为电视上的脱毛膏广告,开始厌恶自己的体毛。
为此,她在讲述身体焦虑的课堂上,特地展示了自己的腋毛,希望以此鼓励孩子们接纳自己的身体。
腋毛就是腋毛本身,它并不代表“不洁”“不文明”“不礼貌”。
它的形态由基因决定,受身体激素水平影响,它是成年人身体的一部分。
当我们抛开一切标签,接受了腋毛的存在,再决定是否把它留下时,也许我们才能真正地拥有腋毛自由——
一种自主选择自己身体形态,而非受迫于外部审美标准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