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自行车行业长期以来一直依赖中国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来生产车架和其他零部件。这种模式很简单:X品牌设计一款车架,将设计方案发送给国外的Y制造商,Y制造商能快速且低成本地生产出这些车架,然后将这些车架和零部件发送给X品牌,由X品牌进行市场推广并销售给北美的骑行爱好者。
简单来说,这种共生关系几十年来一直运转得十分顺畅。在此期间,中国的OEM不仅在生产廉价成品方面越来越擅长,而且在制造质量极佳的车架、车轮和其他零部件上也表现出色。在如今的北美市场,由于缺乏设备和训练有素的工人,本土制造往往成本过高,或者根本无法实现,而中国的OEM则提供了制造稳定性。
如今,太平洋两岸的情况都在发生变化。在北美,制造业能力几十年来一直在下降。而中国也面临着类似的局面,不断上涨的工资和运营成本导致许多企业迁往其他东南亚国家。留下来的中国OEM发现,它们需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当前,中国进口产品主导美国市场这一历史趋势,与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人工智能营销等现代发展趋势交汇,中国OEM大举进军北美市场的时机几乎已经成熟。
对于北美的自行车未来而言,这意味着在不断萎缩的市场中竞争会更加激烈,消费者能享受到更低的价格和更丰富的选择。但这一切都取决于中国OEM如何处理自行车业务中那些长期以来被它们轻易忽视的部分。
什么是OEM?
OEM是“原始设备制造商”的缩写。我们市场上所购买的很多产品都是OEM生产,你熟知且喜爱的品牌通过OEM合作,将自己设计的产品制造出来。
这些OEM往往在幕后运作,它们的厂名平淡无奇,你可能从未听说过。但是也有不少工厂是从OEM起家,并逐渐创立自己的品牌。例如Factor的创始人罗布·吉特利斯在推出自己面向消费者的品牌之前,就是从中国台湾的一家OEM起步的。
许多自行车品牌都会从国外的OEM那里代工车架,每个品牌对质量控制标准的掌控程度各不相同,但设计几乎都是由品牌方自己完成,然后输送给OEM进行制造,最终成品被运往各地。例如,美国每年售出约1250万辆自行车,其中约90%来自亚洲国家。
为何是中国?
中国之所以能在北美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原因有几个;首先,中国的经济优势,特别是在自行车行业,随时做好了扩张的准备。而且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车出口国,这意味着其制造业基础设施强大、成熟,在世界大部分地区,不仅受到各品牌的信任,也受到消费者的信赖。
据统计,全球约60%的自行车都是在中国制造。中国自行车运动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这一庞大的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中国的OEM能够有强烈上进心的劳动力队伍,他们工作时间长,再加上现有的制造基础设施无需额外的前期投资就能运转,这使得中国成为了制造业的强国。
Revel Bikes的创始人亚当·米勒说:“在美国建立一个碳纤工厂,所需的资金以及数百名有经验的员工,都是一项难以克服的任务,而且我们还需要从亚洲购买工厂设备,从日本购买原材料,所有这些都要缴纳关税。我们的专长在于设计车架和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而不是建立碳纤自行车工厂,所以把资源集中在这方面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建立制造工厂的成本对品牌而言构成了直接的成本障碍,特别是那些已经在微薄利润和萎缩市场中挣扎的中小型品牌。
编辑: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