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殷婷
炎炎夏日,标榜“降温-4.9℃”“3s速爽”“3H长效”的降温湿巾悄然出现,成为热销品。 降温湿巾又叫“冰巾”,是一种含有清凉成分,通过擦拭皮肤快速带来凉爽触感的一次性卫生用品。这些产品宣称能带来持久的清凉体验,被网友称为“行走的空调”。但其降温效果是否真如宣传所言?其使用的安全性和潜在健康影响又该如何看待?
图源网络
高颜值降温单品
销量飙升
“很凉快,花纹很好看,朋友以为戴的是丝巾。”“颜值在线。”在淘宝购买评价中,降温湿巾凭借高颜值成为不少买家的“降温时尚单品。”
如今,市面上的降温湿巾品类愈发丰富多样,记者梳理发现,很多原本专注传统日化及湿厕纸的品牌也纷纷涉足降温湿巾市场,价格在1-15元不等。以德佑为例,其今年夏天刚刚推出的冰巾产品,已在电商平台上显示“已售10万+”,单日销量突破千单。在淘宝的德佑洗护旗舰店看到,该品牌旗下所售“冰感毛巾”有绿色“不焦绿”、紫色“绝绝紫”等多种包装,其中单条装9.2元,3条装12.9元,宣称“擦拭后最高降温可达-4.9℃”,可用于音乐节、户外露营、骑行等场景。而老品牌清风则以白色无纺布和一次性设计主攻平价市场,10片装9.4元,一片约合0.94元。
在各大电商平台上,降温湿巾的相关产品销量数据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在淘宝搜索排名前几位的品牌中,月销量均破万。据京东自营数据显示,今年5月以来,清凉湿巾销量同比增长439倍;美团闪购数据同样显示,7月以来,相关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40%。新兴品牌EcoWish更是通过一明星️直播间单场销售破十万元,达人短视频种草内容单周销售额超百万。
线上销售火爆的同时,线下实体店也热度不减。“目前就只有这一个牌子的了,其他品牌的都卖光了。”济南东部某小区楼下的小卖店老板说到。记者注意到,降温湿巾被摆在收银处这一显眼位置,货架上仅剩一个品牌的少量存货,价格在10元左右。
“其他品牌的也有,就是还没到货,家长给孩子买了降温的居多,也有很多跑步的过来买。”老板介绍道。
真的有用吗?
清凉感从何而来
降温湿巾真的有用吗?记者在浏览商品售后评价中观察到,用户评价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不少买家评价到:“有用的,超级凉快,夏天户外的续命神器。”但也有网友评价:“给孩子买的,她说感觉怪怪的,就像撒了一身的花露水,用了一次不肯再用了。”
记者了解到, 这类产品的物理降温原理在于水分蒸发带走体表热量,实现局部降温。“从物理原理上讲,任何湿润材料都能达到类似效果。”省城一家三甲医院皮肤科医生解释道,“咱平时见工人干活脖子上挂条毛巾,也能达到这个效果。”
除物理降温外, 湿巾中添加的植物凉感成分(如薄荷醇、薄荷脑等)则作用于神经层面。这些成分能激活皮肤中的TRPM8受体(一种寒冷感知神经受体),向大脑传递“凉爽”信号,从而产生清凉感。
值得注意的是, 薄荷醇等成分作为化学激动剂,主要作用是模拟寒冷刺激,引发体感上的“降温”。“及时实际温度降低的不明显,但使用者也会感受到明显的凉爽感。算是一种神经上的刺激吧。”上述接受采访的医生补充道。
图源网络
对于“智商税”的疑问,他则表示,并非“智商税”,但效果有局限。他分析道,湿巾的瞬间降温效果是客观存在的,但持续时间高度依赖环境。在干燥炎热条件下蒸发快,效果显著。而在潮湿闷热环境中,蒸发效率降低,降温效果则会明显减弱。
降温湿巾成儿童“夏日标配”?
专家警示佩戴存健康隐忧
在济南和瑞广场的儿童游乐区,记者发现,几个在滑梯、海洋球池间穿梭的孩子手腕上,都醒目地系着一条色彩鲜艳的降温湿巾。家长们坦言,游乐区位于商场中庭阳光直射进来的区域,相对闷热。这种标榜“3秒降温”的冰巾已成为带孩子出门的必备品,能随时为孩子擦拭降温,“孩子玩出汗可能随时擦汗降温”。
然而,这种被广泛接受的消暑方式,是否存在潜在风险?
记者询问了一家针对儿童佩戴的降温湿巾品牌,客服向记者介绍到,儿童降温湿巾同样能达到-4.6℃的降温效果,其湿巾不含乙醇成分,植物萃取,冰感来源于薄荷醇。
“儿童的皮肤屏障功能远弱于成人,对化学刺激更敏感。市面上部分降温湿巾说为追求‘强效清凉感’,添加的薄荷醇等成分浓度较高。这些成分长时间直接接触儿童的皮肤,不仅可能引发局部刺激、过敏,其透皮吸收的潜在影响也需警惕。”菏泽医学会脊柱外科分会副主任商医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在为孩子选择和使用这类“行走的空调”时,家长需格外审慎,优先考虑成分温和的产品,严格控制佩戴时间和部位,并密切关注孩子的反应。
同时,商医生也介绍了成年人使用降温湿巾佩戴的潜在风险。“很多品牌都推荐佩戴在颈部从而达到降温效果,但我们人体颈部皮肤薄且血管、神经丰富,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是人体重要的‘散热窗口’和‘生命通道’。”商医生解释道,“突如其来的低温刺激虽然能带来瞬间的凉爽感,但这种强烈的冷刺激会引发颈部血管急剧收缩,持续时间过长,不仅可能导致脑部供血短暂不足,引发头晕不适,更可能造成颈部肌肉保护性痉挛,诱发或加重颈肩疼痛。”
他特别强调,建议佩戴时间不超过1小时,同时不要在冷气强劲的空调房内叠加使用,冷刺激效应会被显著放大,风险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