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艺 通讯员 崔顺成
当前,部分文创品牌企业通过联名合作推出热销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然而,个别不法分子为非法牟取利益,在未获授权的情况下仿制爆款产品,误导消费者购买假冒伪劣产品,不仅侵害消费者权益,更严重侵犯企业知识产权,扰乱正常市场秩序。
近日,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在市公安局知识产权犯罪侦查总队指导下,破获一起生产、销售假冒某品牌『香氛』及服装案,抓获汪某、黄某等犯罪嫌疑人32名,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8处,查获假冒『香氛』、睡衣等产品一批,模具、假冒包装盒、香片,大量侵权标识、礼品袋、丝带等物品一批,涉案金额4500余万元。
品牌仿品现身市场
2024年11月,上海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报案,称其公司生产的某品牌多款热销『香氛』与睡衣产品在市场上出现仿冒品。该公司发现,有商家以代理商名义,在电商平台销售印有该品牌标识的『香氛』与睡衣等产品,经鉴定均系假冒产品。
接到报案后,虹口分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办案民警发现,涉案商家涉及多个犯罪团伙。专案组据此制定“分线侦查、逐个突破”方案,推进案件侦办工作。
经查,由于联名款睡衣等服装融合了动漫元素,深受年轻人喜爱。因此,以犯罪嫌疑人汪某等人为首的售假团伙瞄准了“商机”,通过采购与正品款式相近但无领标的睡衣等服装,规避品牌识别,再通过『直播间』公然宣称假货为“厂家直销”,以正品十分之一的价格对外大肆营销,吸引消费者下单,大肆非法牟利。
犯罪团伙分工明确
专案组发现,除了睡衣以外,犯罪团伙还专门从事制售假冒『香氛』产品,无论从外观、香型还是包装上均高度复刻正品,外包装袋完整印制品牌标识,甚至附有伪造的防伪标签,极具迷惑性,导致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
专案组循线深挖制假源头,锁定了以犯罪嫌疑人黄某等人为首的制假售假团伙。经查明,黄某购入正品『香氛』作为样本,犯罪嫌疑人王某等人在明知未获品牌授权的情况下,仿制『香氛』精油、『金属配件』及香片等相关组件,并通过开模、烫金、折叠等工艺生产带有侵权标识的包装盒。
所有组件最后集中至黄某处完成组装与包装,形成完整制假流程。例如,一款市场售价500元的汽车香薰,仿制成本仅为20元。黄某以每件约45元的价格批发给大量售假网店经营者,再以明显异常的低价在电商平台对外销售。
目前,汪某、黄某、王某等32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落网,其中15人已被依法移送起诉。案件侦破后,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专程向虹口分局送去感谢信,对切实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办案民警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