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不同肤质的保养顺序!化妆水然后涂乳液?过时保养心得OUT!

整理不同肤质的保养顺序!化妆水然后涂乳液?过时保养心得OUT!

在护肤的时候,常常都会听到有人说要先涂抹化妆水,然后是精华、乳液和面霜,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做的大家,不知道觉得保养效果如何?一位来自台湾的美妆YouTuber Dr. Ivan 6曾经上传一条影片,谈论保养顺序的问题,身为「美妆保养博士」的他在不少临床实验当中发现原来固有的保养顺序并不一定适合所有肤质的人,而适当地更改顺序反而而有更大的护肤效益!如果想知道自己有没有保养错,便继续看下去吧!

你是油性肌肤/乾性肌肤?

在保养之前,你需要先了解自己的肤质。要知道一个概念便是,不会同一张脸都是一样的肤质,有些人在T字部分会是油性、脸颊则是乾性。所以可以事先做一个小实验。在洗完脸之后10分钟之内脸上什麽东西都不要擦,然后感觉脸是否感觉紧绷。如果脸上区域在10分钟之内开始出油,便是油性区域。20分钟微微出油便是中性区域,30分钟都不出油便是乾性区域。

A. 油性肌肤

会出油的肌肤原来不应该像传统保养观念一样进行,也就是不应该先补水再锁水。反而应该先涂抹乳液、面霜再涂精华液。很多人会以为锁水产品会导致之后的精华无法吸收,但其实是错误的观念,因为脸上水分在用完面霜之后同样可以被蒸发掉,由此可见水分可以进也可以出。

点击查看原因:

如果涂抹面霜是最后一步,那麽便会有过多的油脂在脸上。对于油性肌肤来说会是更大的负担。如果反过来的话,在面霜之后涂上精华或化妆水,能帮助带走脸上多余的油分。在带走油分之余,同时能为肌肤注入水分,因此会是比较好的做法

(点击放大图片)

B. 乾性肌肤

Dr. Ivan表示,一些不会出油的肌肤经常会因为觉得自己乾燥,而涂抹过多的乳霜,导致脸乾但表面却浮出一层油,这个时候便可以使用以下的撇步。

点击查看原因:

在涂抹补水产品像是精华、化妆水之后,使用适当分量的锁水产品,像是乳霜类。然后再把一点点凡士林混合在如霜裏,搓开再涂在脸上。这样都会帮助提升锁水效果。

(点击放大图片)

C. 敏感性、皮肤炎

这裏讲的是极度敏感性肌肤,轻微的不在範围内。而极度敏感性肌肤的人应该要在洗完脸的30秒马上擦上保养品。会出油的便涂凡士林,不出油的便涂乳液乳霜。

点击查看原因:

对于敏感性肌肤而言,保养品的成分应该要越单纯越好。对于角质受损的肌肤来说,并不太适合含水量过高的保养品。因为当水分在挥发的时候,有可能会造成皮肤的刺激,而产生刺痛的感觉。因此,会比较适合使用含油、蜡量高的产品。

(点击放大图片)

保养效果通常都是因人而异,不会有绝对的保养方法,以上的发现都是Dr. Ivan与其他皮肤科医生在临床case上面得到的结果,如果你发现使用传统的保养方法不太奏效,不如试试他建议的方法吧!在尝试之前如有疑问,先询问专业人士或医生。

如果想看完整影片,可以点击以下:

 

授权转载:YouTube@Dr. Ivan 6

特别声明:[整理不同肤质的保养顺序!化妆水然后涂乳液?过时保养心得OUT!]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南昌归来,田静直播间观众数逊色熊磊,原因何在?(回家南昌)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熊磊的粉丝数量持续稳定在一千以上,甚至还在不断攀升。田静的粉丝数量却仅维持在平均一百人左右,有时甚至还未能达到这一数字。 有评论指出,他们在经过亲生父母家门口时并未前去探望,这让许多粉丝…

南昌归来,田静直播间观众数逊色熊磊,原因何在?(回家南昌)

2025量产元年:康迪的四足机器人,突围还是陪跑?(2022年量产)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四足机器人产业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康迪科技与云深处科技合作是一次优势互补,有望在海外智能机器人新蓝海中破局。 一方面,将AI深度融入其四足机器人产品与解决方案,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构…

2025量产元年:康迪的四足机器人,突围还是陪跑?(2022年量产)

一文了解铝基覆铜板(铝基复合)

绝缘层主要作用是将铜箔导电层与铝基板隔绝,防止电流泄露和短路,确保电路的电器安全性,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导热性能,能够将铜箔层产生的热量快速传导到铝基板中,再由铝基板散发到周围环境,从而实现高效的散热。 我们知…

一文了解铝基覆铜板(铝基复合)

光追破百帧有戏!联发科天玑9500光追性能暴涨超40%(光追 帧数)

根据最新曝料,天玑9500采用的新一代Drage ImmortalisGPU,将会采用全新微架构,能力实现大幅飞升,预计能效比前代Immortalis-G925大幅提升超过40%。 尤为亮眼的是,GPU光…

光追破百帧有戏!联发科天玑9500光追性能暴涨超40%(光追 帧数)

数据治理,治到什么程度才算成功?(数据治理的理解)

数据治理做了半年,数据质量还是上不去跨部门协作像打太极,责任推来推去砸钱买了工具,结果用不起来其实这些问题,说到底是把数据治理想简单了——要么当成纯技术活儿,要么觉得补几个流程就行。 这时候,一个好用的集成…

数据治理,治到什么程度才算成功?(数据治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