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幕开处见脊梁

戏幕开处见脊梁

《挑山女人》剧照。

近日,临汾眉户剧团一朋友邀我看戏,说排了一部新剧目《挑山女人》,主演是许丽君。青年演员许丽君,我早就知道。前几年,我在《书记妈妈》《雷雨》《状元与乞丐》等多部剧目中看到过她出色的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见其人,却是在剧场灯光下,她以一肩扁担挑起生活重压的“挑山女人”。这出戏如同一把刻刀,在舞台上凿刻出平凡人的坚韧史诗,而许丽君的表演,则让这故事有了血肉,有了滚烫的温度。

剧情开篇,一位身着红色婚服的娇娘在灯光下美丽动人,伴随着花轿的摇荡,许丽君饰演的王美英完成了人生中重大角色转变,她有了家庭、成为人妻,好喜庆、好幸福、好羡慕。然而,好景不长,丈夫猝然离世的噩耗,像山雨砸在石板上,碎了她的晨昏;婆婆因保守思想摔门而去的背影,是剜进心口的冰棱。美英面对五岁失明的儿子大林和三岁的二林、苗苗,眼神的无奈和嘴角的抽搐无比扎心。而她转身扛起扁担的刹那,腰脊弓成的弧度,分明是把整个家庭的重量吞进了血肉里。17年挑山岁月,她用140双磨穿的球鞋丈量山路,用70根挑断的扁担编织年轮,那些被汗水腌透的日子,在她的表演里化作了具象的疼——当她踮脚跨过结冰的石阶,袖口抖落的不是戏服褶皱,是寒风中孤儿寡母的哆嗦;当她在除夕夜把唯一的红烧肉推给儿女,盛满了母亲咽回肚里的苦涩。最动人心魄的是失明的大林用绳结记录母亲辛劳的细节,许丽君指尖抚过绳结时,眉峰蹙起的不是表演,是岁月刻在骨头上的印痕。

许丽君的扮相端庄俊美,是黄土高原上开出的山丹丹。粗布衫洗得发白,却衬得她眼神如山涧清泉,甩起水袖时,既带着挑山工的粗粝,又藏着少妇的柔软。戏中一幕,她与挑山工成子强对戏,两人隔着扁担欲言又止的情愫,被她眉梢轻佻的羞涩、指尖绞着衣角的局促演得寸寸生疼。成子强临终前在扁担上刻下7个“等”字,她抚过刻痕时泪珠滚动,没出声,却让台下抽泣的声响连成一片。更妙的是她与婆婆的对手戏,从最初的冷眼相对到后来让女儿去送棉衣的细节,当婆婆颤抖着喊出“儿啊”,她猛然回头时滚落的泪珠,恰好砸在观众的心尖上。我流泪了,这不是虚构的传奇,而是用血泪浸泡的真实人生,许丽君的细腻表演都化作成让人心颤的细节。

谢幕时,那肩饱经沧桑的扁担在灯光下闪烁如金。许丽君站在台阶上,鬓角油彩未卸,汗湿的发丝贴在额角,却像刚从戏里的山路上走来,脊背依旧挺得像根扁担。子强伸手拉她的那一刻,她扭头忍泪,我感受到了她的遭遇、凄楚和委屈,我禁不住又哭了,其他观众也哭了,雷鸣般的掌声里泛起了此起彼伏的啜泣声。我想:“她扭头甩袖的劲儿,哪里是在演戏,分明是把日子嚼碎了咽下去,再捧出心来给人看。”若说这出戏的魂,是“一根扁担挑日月,两只茧手转乾坤”的坚韧;那许丽君的表演,便是“水袖甩出千般苦,眉尖蹙尽万重山”的传神,她用一嗓眉腔唱出了生命的尊严。

这出戏终了,剧场的灯暗了,而台下人心中,却已刻下了一个女人用脊梁撑起的晴空。

靳朝辉

(责编:温文、马云梅)

特别声明:[戏幕开处见脊梁]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中国重工拟被中国船舶吸收合并 央企整合新动向(中圄重工)

8月4日,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发布公告,披露了中国船舶拟通过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计划。中国船舶作为吸收合并方,将向中国重工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以完成此次合并

中国重工拟被中国船舶吸收合并 央企整合新动向(中圄重工)

ORVAR 2M模具钢在高端制造业的应用(dievar模具钢)

ORVAR®2M是瑞典乌德霍姆(Uddeholm)公司研发的优质铬钼钒合金热作模具钢,专为铝镁合金压铸和热锻应用优化,具有优异的抗热疲劳性、抗熔损性和高温强度。 高碳高铬合金工具钢,热处理后具有很高的硬…

ORVAR 2M模具钢在高端制造业的应用(dievar模具钢)

业务档案一体化:提升企业管理效能的关键(业务档案一体化工作规范)

该公司研发生产的智慧一体化档案馆管理控制总平台,与麒麟、统信操作系统完美兼容,能够实现业务数据与档案信息的无缝对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有效解决这些用户在业务档案一体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业务档案一体化:提升企业管理效能的关键(业务档案一体化工作规范)

这辈子值了!93岁王心刚从美国回国内养老,儿女在国外也很有出息(这辈子值了gif)

在国外溜达了几年,子女们还都孝顺的没的说, 到了1961年,他在《红色娘子军》里演洪常青,他说,年纪大了,不想再站在镜头前,想过点普通人的日子。 杨昭彩的病情在他的照顾下慢慢稳定,儿女也在商界闯出了一片天…

这辈子值了!93岁王心刚从美国回国内养老,儿女在国外也很有出息(这辈子值了gif)

没了“烟火气”的大赛,从黄金档滑到普通时段,丢的何止是观众?

选手们依旧在拼专业,但总觉得少了点人情味儿,少了撒贝宁那种能引发共鸣的主持风格。大家听她讲解时,虽然觉得严肃又专业,但就是少了那种温暖的感觉,像是和观众隔了一层“信息壁垒”。希望未来的主持人大赛,能更好地结合…

没了“烟火气”的大赛,从黄金档滑到普通时段,丢的何止是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