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再次引发了“众怒”!
这次的风波,源于她在综艺节目《五十公里桃花坞》中的一次鸡腿分配事件。当时,朱丹提出将鸡腿分给两个弟弟,理由是他们还在长身体;而把翅尖留给宁静和欧阳娣娣,自己则只喝了汤。她内心觉得,自己做了牺牲,应该会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感动,但结果却是她自己感动了自己,其他人并没有买账。更糟糕的是,她的做法再次引发了“重男轻女”的争议,迅速登上了热搜。
网友们不禁表示疲惫:“朱丹啊朱丹,怎么就不能记住教训,总是得罪人?”面对批评,朱丹也发表了道歉长文。然而,细心的网友们发现,朱丹并未真正意识到问题的根本所在——她依然没有反思自己的观念,认为偏爱男孩是理所当然的。这种钝感力,才是最令人担忧的地方。
朱丹虽然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女性,凭借自己的努力在事业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她心中似乎依然固守着“男尊女卑”的旧观念。这样过时的思维方式让人不禁感到遗憾和无奈。
---
说到朱丹的“钝感力”,我们不得不提她在《浪姐》中的表现。节目里,朱丹大大咧咧,做事全力以赴,既能照顾姐姐们,又不斤斤计较,是大家眼中的好人。她喜欢尚雯婕,就会粘着她,学唱歌、学英语,不停地请教,这种纯粹的执着和努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便排名落后,她也没放弃,坚持练舞、练歌,拼尽全力,大家都觉得她是个可爱的“小女孩”。
然而,这种“钝感力”有时并不是万能的。在《浪姐》这样一个包容的环境里,朱丹的钝感让她显得天真无害,而在其他场合,这种性格就显得尤为尴尬。在《五十公里桃花坞》中,宁静都能敏锐地感受到她的“重男轻女”倾向,直接问她:“是不是更偏爱男孩子?”朱丹坦诚地承认了。她的“钝感力”让她忽视了他人感受,导致了这次的舆论风波。
更令人遗憾的是,朱丹似乎并未意识到自己观念中的问题。她的行为让人看到了她深层次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的根深蒂固,显然没有随着她的成就而改变。这种盲目的自信和坚持,反而让她成为了争议的焦点。
---
说到朱丹的家庭教育,也让人不禁为她的女儿感到心疼。曾经有个视频中,朱丹让三岁的弟弟和六岁的姐姐上同一所幼儿园,只因为姐姐可以照顾弟弟,甚至喂弟弟吃饭。很多人看到后,都为她的女儿感到不平,小小年纪就要承受如此重的负担,实在不应该。然而,朱丹却没有意识到其中的严重性,反而觉得女儿很懂事,主动做这些事情。
朱丹自己从小在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家庭里成长,父亲早逝,母亲再婚,虽然继父待她很好,但这无法填补她的内心空缺。她用“钝感”来保护自己,在那样的环境中,她不得不屈从、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情感。然而,如今她已经成了公众人物,拥有了事业上的成功和物质上的富足,为什么还要让自己的孩子重复她的老路呢?
网友们的愤怒,除了她的“重男轻女”观念外,更在于她从未反思过这些观念是否正确。她一次次站上热搜,但每次依然坚持自己的立场,毫不动摇。她的固执和“不知悔改”令人感到无奈。
---
其实,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女人,尤其是作为母亲,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尤其要警惕陈旧观念的束缚。当身边有不同的声音时,我们应该学会思考,去反省自己,找到更适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不能一味坚持那些过时的思想,不能让这些老旧的观念继续影响我们的孩子,甚至下一代的成长。
最后,钝感力并非万能的武器,适时的敏感和反思,才是让我们赢得他人尊重与支持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