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对底层人民的辛酸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真是让人看了心里沉甸甸的。刚开始,我真的为李善德的遭遇感到一阵愤怒不平,仿佛他就是命运的牺牲品。但当大结局放出时,我才彻底明白,李善德的悲剧远非最惨,反而有三个人的遭遇更加让人心碎。
李善德经历了千难万险,终于将荔枝送到京城,但他并未感到任何成就感,反而内心如死灰般的沉寂。杨国忠见到他后,居然冷冷地说:“那荔枝,味道一般,吃了也就那样。圣人看重的是你的心意,贵妃开心了,圣人自然也心满意足了。”这一番话简直是在讽刺他!李善德千里迢迢,耗费了万金,为了博得贵妃的欢心,结果还不过是为了换个笑容!
可悲的是,李善德的“成功”背后,竟然让三个人陷入了深深的泥潭。三人对他忠心耿耿,却都因他而落得惨淡结局,其中一人甚至丧命。当我看到这一切,终于明白,李善德为什么要亲手毁掉自己即将来临的辉煌前程,流放岭南,或许才是他唯一的救赎。
林邑奴是全剧中最悲情的角色,他的一生几乎没有任何温暖。从小遭受凌辱,乞讨为生,长大后被卖作奴隶,甚至被当作礼物送给了何有光,成为了一个养孔雀的家奴。可怜的他,只是一个被利用的棋子,而那些背后的人——卖他的人、赵辛民、何有光,竟都因为他而各自获利。
在李善德的身边,林邑奴的命运居然迎来一线曙光。李善德对他如朋友一般,还为他取了个名字叫“阿荔”,并且照顾他伤腿,喝酒时还会微醺地说:“今天忘了,我们都是好朋友。”对李善德来说或许这只是小事一桩,但对林邑奴来说,这份情谊却是他最珍贵的东西,比命还重要。
正因如此,当他得知赵辛民派人来刺杀李善德时,他毫不犹豫地赤脚奔走,翻山越岭,只为告诉李善德一声警告。当他气喘吁吁地追上李善德时,已经奄奄一息,仍在最后一刻用尽全力警告:“后面有人追!”他甚至不让李善德救他,只说:“快走!”然后倒下了。
林邑奴的死,比任何人都要惨烈,临终时,他甚至为李善德献计,用自己的血肉引老虎来吓退追兵,帮助李善德解围。那一幕,无疑是整部剧最动人的时刻!从最卑微的奴才,到最忠诚、最伟大的朋友,阿荔的牺牲让人心如刀绞。而李善德呢?他是否能为此感到自责?
阿僮,一个岭南的荔枝园主,从小在荔枝园里长大,管理着三十亩果园,辛勤劳作,却始终过得贫困潦倒,甚至差点因欠债丢掉了她的园子。幸好李善德的出现让她保住了荔枝园,而她也把李善德当成了最真心的朋友。当她得知李善德要将荔枝运往京城时,她毫不犹豫地全力相助。
然而,李善德的心里似乎只有任务,根本没有考虑到阿僮的心情。李善德回京后,忘记了曾答应她的“京城美酒”,而更大的悲剧还在后头。李善德曾承诺,只需砍掉十几棵树就能保证荔枝新鲜,但由于层层盘剥,最后竟然毁掉了阿僮200棵荔枝树!这一毁,几乎将阿僮的一生心血化为泡影。而李善德,却未能阻止这一切的发生,甚至为了完成任务,背离了她的信任。
再说苏谅,他原本是为了利益才与李善德建立联系,但随着合作的深入,他也真心帮助了李善德。他提供了资金和物力,帮助李善德完成了荔枝转运的实验。而李善德,虽然答应了将来把荔枝运输权交给苏谅,却未曾料到杨国忠看到了更大的利益,立刻否决了李善德的提议。
为了完成荔枝的运输,李善德甚至不顾苏谅已经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毫不犹豫地将其置于不利境地。而当赵辛民借机为自己洗清过错,查抄了苏谅的商船,还陷害他“伪造符牒”时,苏谅不仅失去了所有财产,还被彻底断送了在岭南的经商生涯。李善德虽然最后给他写了一封信,但早已无法挽回他的一切。
阿荔为李善德献命,阿僮全力相助,而苏谅也倾尽心力帮助他。这三个人对李善德的帮助,可谓是他成功的最大助力,但最终却都因为他落得了悲惨结局。李善德带着这些沉甸甸的愧疚,将荔枝运送到长安时,根本没有任何喜悦。反而,心中充满了无法填补的遗憾和痛苦。
流放岭南、替阿僮种荔枝,也许是李善德唯一能找到的一丝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