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米粒妈看到几部国产剧,感觉这些年电视圈的风格变化可真是大了不少,过去那种典型的“女竞争”剧情慢慢失去了市场,那种“霸总男主降临拯救小白花”的套路几乎见不到了。
取而代之的,女性的独立和互助成为了新趋势。像《新闻女王》里的经典台词:“电视喂什么,观众就吃什么”,真是道出了如今影视内容的真实反映。当越来越多女性开始思考自我定位、追求自我价值时,这种剧集的兴起无疑是一种值得称道的方向。
女性角色之间的互动,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些老掉牙的竞争撕扯,而是慢慢展现出她们的智慧与思考。她们开始互帮互助,但也不失独立的小心思。
最近,米粒妈刷到了一部名为《亲爱的仇敌》的剧集,这部剧对于女性关系的展现,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刚刚脱离家庭纷争的陈妍希强势复出,饰演了一位豪门阔太陈凯西,她与高叶饰演的编剧罗曼是无话不谈的闺蜜,两人大学时期便是中文系的“双生花”。
毕业后,罗曼成为了编剧,而陈凯西则选择了嫁入豪门。两人的人生轨迹,由于选择的不同,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一个在职场拼搏,虽然小有成就,但房租成了她夜深人静时唯一的烦恼;另一个则住进了豪宅,过着看似光鲜的生活,但豪门婚姻中的步步为营,背后却是如履薄冰的困境。
剧中,罗曼用“龟兔赛跑”形容她们的人生,确实很形象,但不管各自的生活看起来多么不同,她们都有着各自的酸甜苦辣。曾经在脆弱的时候,罗曼也曾向往过陈凯西那种似乎无忧的生活,但她也明白其中的艰难。罗曼曾说过:“女孩们的梦想大多是活成陈凯西那样,但陈凯西的生活也并不容易。”
随着剧情发展,罗曼逐渐走出了“独立女性”的固定思维,开始理解陈凯西的选择:为了生存空间而用婚姻做交换。而陈凯西也撕下了那副贵妇的假面,在罗曼的剧本研讨会上坦言:“我当年是中文系第一,可现在我只会买包。”
这两位闺蜜的关系也表现得既矛盾又真实,她们既关心对方的处境,又不免有着深深的竞争心态。她们的友谊就像“塑料姐妹花”那样,表面上不动声色,实际上却藏着许多暗流涌动的心思。
但《亲爱的仇敌》的突破就在于,它并没有将这种复杂的情感简化成传统的“雌竞”剧情。剧中引入了钟倾城这个小演员,她是一个直播卖货的女孩子,接近罗曼是为了扩展人脉,讨好陈凯西则是想要融入贵妇圈。当她向罗曼坦白:“我知道你看不起我,但这是我唯一的机会”时,这个看似心机重重的女孩反倒让人感到心酸。
更让人心动的是,当陈凯西发现丈夫和钟倾城有染时,罗曼的第一反应竟然是狠狠敲打这个“看不上”的闺蜜。她们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又真心为对方着想”的感情,早已超越了传统闺蜜情的层次。
要说米粒妈最羡慕的就是这种看似复杂、却又非常真实的友谊了。即使有些隔阂,她们依然能够像最初一样坦诚、无话不谈。她们在彼此的成功中看到了自己的一些失落,在对方的伤口上撒盐后,又会温柔地递上创可贴。这样的一种“相爱相杀”的友情,难得且珍贵。
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年少时的朋友,最终都因生活的不同步伐而渐行渐远,哪怕再度相逢,面对曾经的伤痛,也难以开口。然而,在《亲爱的仇敌》中,我们看到了这种坚实的情感基础,正是这种基础为她们后续的共生与逆袭埋下了伏笔。
在这部剧中,再也没有那个等待“王子拯救”的灰姑娘,也没有依赖男人上位的“心机女”。这里有的是三个在泥潭中互相拉扯的女人,凭借各自锋利的棱角,最终磨合出了最契合的形状。
最后,三个人合作共斗,打出了一场漂亮的胜仗。剧中的经典台词“我们互为软肋,也互为铠甲”,也恰如其分地诠释了她们的关系。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是三人联手对抗渣男的饭局。当陈凯西的丈夫不屑地说:“你们这些女人,离了男人活不了”时,罗曼毫不犹豫地摔碎酒杯,钟倾城则用直播设备记录下整个过程,陈凯西则直接亮出了转移的财产证据。每一步计划都极其精确,容错率低,任何一个人出错,整个计划都会崩盘。
剧中的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钟倾城在男人心思方面很有敏锐度,罗曼则敢于预测全局并顺势而为,而陈凯西则在关键时刻稳稳地担当起正面对决的责任。这种精心配合和默契,最终让她们取得了胜利。
剧中的另一条深刻线索是:这并不是一个女性陷入“独立”与“依附”的对立,而是展现了一种更加复杂、原始的生存智慧——在保持独立根基的同时,也能够共享阳光和雨露,像共生植物一样,彼此支持、彼此依赖。
米粒妈之前写过的另一部剧《以美之名》里,也非常巧妙地探讨了女性关系的复杂性。剧中没有那种恶性竞争的“雌竞”桥段,即使两位主角从学生时代起一直是竞争对手,她们依然保持着尊重和理解。就算看不惯对方,也不会降低对彼此的尊重。
总之,女性之间的友谊和关系,早已不再是单一的“互助”模式,它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流动,既有嫉妒、竞争,也有支持、帮助。这种独特的情感关系,正是现代女性友谊最动人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