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王晶再次成为了娱乐圈的焦点。 在一次访谈节目中,他淡定地抛出了一个令全网哗然的问题:“谁有资格评价我?”话音一落,网络上瞬间炸开了锅。
不少人认为他狂妄自大,也有一些人支持他,认为他说得很对。更有一些网友开始翻出他数十年的电影履历,试图评判他是否真的有资格这么“拽”。然而,最终,有位广东网友的一句话,直接堵住了所有的质疑:“王晶这种人,确实没人有资格评价。”
为什么呢?
从编剧到导演,再到监制,他拍摄了超过400部作品,几乎横扫了电视电影领域。多少人因为他的电影找到了事业的机会。虽然他的一些作品遭到批评,但也有不少人反复观看他的电影。有人说他油腻,也有人称他为“香港电影的教父”。
如今,已经70岁的王晶,依然活得比谁都自在。最近,他忙着做节目、录综艺、爆猛料,每天都过得挺潇洒。面对记者问他是否担心得罪人,他轻描淡写地回应:“人都走差不多啦,我怕谁?”他玩得真心,不做作,不遮掩,一直如此。
### 01 从显赫家庭走到电影江湖,早早看透现实
1955年,王晶出生在香港。他的父亲王天林是圈内的老导演,但母亲由于赌瘾,曾把家产挥霍光。小时候的王晶,早早就被电影的江湖气氛熏陶,亲眼见过演员的争吵、导演的怒火,也听过饭桌上不计其数的“江湖传闻”。
他很早就意识到,电影不是为了浪漫,而是为了赚钱。21岁时,他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开始在TVB写段子。那时一个段子才8块钱,他的第一月收入仅为96块,第二个月却猛增到800块。从此,没人再怀疑他的未来。
他曾为TVB编写《陆小凤》《楚留香》《杨门女将》这些经典剧集,逐渐从编剧转型为导演,并从电视剧跃升至电影界。1979年,他进入邵氏公司,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千王斗千霸》,从此开启了属于自己的“王晶时代”。
接下来的几年,他就像是一个永不疲倦的机器,不论是赌片、动作片、喜剧片、还是三级片,他都敢拍,且从不挑剔、不浪费机会。他的赌片开创了一个电影宇宙,烂片也能赚得盆满钵满,娱乐圈也因此变得更商业化。
很多人没想到,这个曾在TVB写段子的胖子,最终成了香港最能赚钱的导演。也正因为如此,围绕着他的争议声一直不断。有些人认为他肤浅、急功近利,甚至认为他并非一个认真的导演。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草根”导演,几乎支撑住了香港电影的脊梁。
### 02 爱情不专一,但有情有义
王晶的感情经历同样复杂,不算专情,但绝对有情。年轻时,他与多位女星传出绯闻,包括邱淑贞、吴雪雯、王祖贤等人,几乎都是他捧红的女星,也因此与他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然而,最值得称道的情义,当属他与舒淇的故事。王晶第一次看到舒淇的写真集时,就认定她是个璞玉。可惜,舒淇当时签约了黑帮势力,被束缚得死死的。王晶亲自出马,通过律师翻查她未成年时的合同漏洞,以零成本将舒淇带到了香港。
他签下了6部与舒淇的大尺度影片,但拍到第二部时,突然决定:“不能这样拍了,不要浪费她的天赋。”随即,他帮助舒淇转型,推她去拍更具艺术性的电影,最终舒淇凭《色情男女》获得最佳女配角奖。
尽管舆论批评他让舒淇脱衣,是在消费女性,但王晶清楚自己所做的一切——他曾说:“她那时不是想红,她是想活。”当年,舒淇为生计而挣扎,正是他替她撑起了那片天。
除了舒淇,他也帮助了许多其他人。刘德华公司陷入困境时,王晶毫不犹豫地签下六部戏为其解困。古天乐片酬过低,他主动加价,确保演员的合理待遇;许鞍华拍摄《天水围的日与夜》时找不到投资,他也毫不犹豫地投了钱。
王晶一直是幕后推动者,从不刻意留名,也不怕被误解。在感情上,他并不专一,但他做事却有着明确的底线。
### 03 他如今,比你想的更加冷静
这些年,王晶对自己有了更多的认识。曾经有人拿他和王家卫对比,认为他不过是“俗人”,而王家卫则是“艺术家”。如今的王晶再也不去解释什么了,直接在电影《精装难兄难弟》中自嘲,把自己调侃成“王晶卫”,讽刺意味十足。
“你不低俗,哥哥怎么高贵?”这句话说透了他心中的想法——他知道自己并不是艺术家,而是一个生意人。一个带着市井气的导演,为了生存,绝不做虚伪的生意人。
虽然他的电影被批为“烂片”如《澳门风云3》《降魔传》,但票房却屡创新高,赚得不亦乐乎。有人说他缺乏文化,拍不好电影,然而他知道,今天的观众喜欢什么,他就拍什么。
有人质疑他没有底线,王晶的回应很直接:“电影是电影,艺术是艺术。” 他并不是不懂艺术,而是太懂生意。正因为如此,他能够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今,王晶依然在拍片,依然活跃在娱乐圈。最近,他又因为自己主持的自媒体节目《王晶笑看江湖》再次登上热搜。面对记者的提问,他毫不避讳:“几十年了,怕什么?她不想听,就别看。”
如他所说,电影已经不是他追求的艺术,而是他生存的一部分。而他,这个不完美、不高尚、不体面的导演,依旧活得自在、通透,活得很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