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还记得那首曾经令无数人泪流满面的《万里寻母》吗?
“妈妈,我想你,妈妈,我要你……”
这首歌由台湾童星纪宝如演唱,而她,曾是那个时代最闪耀的童星之一。
如今,63岁的纪宝如,身高仍旧保持在149厘米,娇小的身影仿佛停留在了那一刻。而当你翻开她的社交平台,看到的却全是她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分享:
有时,她会参加母亲节的活动,传递爱与关怀;
有时,她又会走进讲座现场,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
这些看似平静的日常,难道就代表她的生活一直都充满幸福吗?
事实上,若你这么认为,那可真是大错特错。她的生命之路,绝对不是从一副好牌开始的。
1962年,纪宝如诞生在台湾的一个普通家庭。她是家中的龙凤胎,但可惜的是,这个家庭一直偏爱男孩。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纪宝如这个小女孩始终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反倒成了家庭的“负担”,被丢给了奶奶抚养。
4岁的小宝如,生活中的许多琐事早早承担:洗衣做饭、拖地烧火,所有这些,她都做得得心应手。而奶奶心情不好时,常常拿她撒气,甚至会让她在寒冷的冬天光脚跑来跑去。
直到她5岁那年,奶奶见到一个剧组在招募小演员,突然想到这个整天哭泣的小孙女:“这不就是一个赚钱工具吗?”
于是,她带着小宝如去参选。
导演当时的要求很简单:十秒钟内哭出来就算成功。
而几秒钟后,眼泪已经成串地滑落,导演看到这番景象,惊讶地发现她“天赋异禀”。
但这泪水的背后,根本不是“天赋”。那个小小年纪的纪宝如,心中充满了无法发泄的委屈,她的泪水,完全是生活压迫下的无声呐喊。
随着童星身份的到来,纪宝如的生活开始变得更加忙碌——拍戏、广告、录唱片,她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然而,奶奶眼里只有利益,根本不关心她的身心健康。
更令人痛心的是,为了控制她的自由,奶奶时常把她锁在阁楼里,只有工作才可以出门,连亲生母亲也难得见上一面。
尽管她在荧幕上塑造了不少经典的角色:如《葡萄酒》中缺爱的千金,或是《小红娘》中孤独的女孩,凭借她那动情的演技让观众泪目,但实际上,这些角色几乎与她自己的人生何其相似。
她的每一次悲伤与哭泣,都仿佛在诉说着她内心深处的不堪与无助。
而她在事业上的成功,却没有带来任何慰藉,奶奶关心的始终只是:她还能带来多少利润。
13岁,很多孩子都在经历青春期的困惑,而对于纪宝如来说,却是一个噩梦的开始。
童星最怕的是什么?是长大!一旦不再拥有天真可爱的外表,事业便会逐渐走向衰退。
为了维持这个“摇钱树”,奶奶做出了一个让人发指的决定——给纪宝如打抑制生长的针。
纪宝如求她不要这样做,但奶奶冷酷无情地回应:“忍忍就过去了。”
就这样,她的身高被定格在了149厘米。
同龄人都在长大,而她依然保持着儿童模样。
面对他人异样的目光与嘲笑,她的内心几乎崩溃。
17岁那年,她在夜总会驻唱时,遇到了比自己年长9岁的男人——余龙,一个当红歌星余天的弟弟。
最初,她并没有对他产生任何特殊的情感,只是将他视为长辈,但余龙温文尔雅的气质深深打动了她。
三个月后,17岁的她怀孕了。
得知这一消息后,奶奶暴跳如雷,要求她去打胎。
然而,这一次,纪宝如再也忍无可忍。
她曾经为奶奶的无情忍气吞声,曾经为奶奶的冷漠默默承受,可当奶奶威胁到她未来孩子的安全时,她选择了反抗!
一个深夜,她和余龙商议后,悄悄地逃离了家。
婚后的日子,虽然一度甜蜜,她为丈夫买名牌衣物,而自己却穿着廉价的地摊货,堕入了纯粹的“恋爱脑”状态。
但好景不长,股市崩盘让他们瞬间破产。
更糟糕的是,她发现了丈夫的出轨证据。
她的心彻底崩塌,尽管丈夫多次求她原谅,她依然铁了心,决心离婚。
余龙的求和方式各种各样,甚至跪在她门前哭泣,但她毫不动摇。
就在此时,余龙和朋友去KTV买醉,最终遇上了一场大火,十几人命丧火海,而他也在其中。
当她赶到医院时,已经错过了最后一面。
余龙的死让她的公婆怪她害死了儿子,而她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如果当初原谅了他,是否就能避免这场悲剧呢?
面对丈夫的去世,三个孩子的养育压力让她感到无法承受。
没学历、没技能,她只得在酒店做一些低层次的工作,酒精成了她麻痹痛苦的唯一方式。
这些黑暗的日子里,她一度多次想过自杀,吞下大量安眠药,甚至打开煤气瓶……每次都被及时救回。
最困难的那些年,孩子们也一个个出现问题,大儿子患上了躁郁症,二儿子染上了毒瘾。
她终于意识到,不能再这样堕落下去了。
2004年,42岁的纪宝如,终于决定站起来。
她戒酒,接受治疗,开始和自己过去的痛苦和解。
甚至,她原谅了曾经伤害过她的奶奶,因为她明白,只有放下仇恨,才能真正解脱自己。
她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爱,逆转胜》,用文字疗愈自己,也帮助了无数需要治愈的人。
如今,63岁的纪宝如,依然在为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特别是关爱无家可归的老人。
她终于学会了为自己而活。
原生家庭的创伤,或许需要一生的时间去治愈,但无论黑暗多么漫长,总会迎来属于自己的黎明。
---
本文作者:小橘
责任编辑:淡淡翠
策划:淡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