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终于落下帷幕,这无疑是近年来竞争最为激烈、结果最为势均力敌的一届。从提名到颁奖,每一项荣誉的归属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最终,《我的阿勒泰》摘得最佳电视剧桂冠,靳东凭借《西北往事》获得最佳男主角,宋佳凭借《山花烂漫时》获得最佳女主角,而《小巷人家》则赢得了最佳女配角和最佳编剧两项重要奖项。黑马剧《边水往事》也不甘示弱,拿下了最佳男配角奖。这一届白玉兰奖似乎很难说谁是最大的赢家,但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正是过去一年国剧发展的最佳注解。
首先,恭喜蒋欣凭借《小巷人家》中宋莹一角获得最佳女配角奖。蒋欣的表演生动地诠释了一个“虎虎生风”的女性形象,将角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自《甄嬛传》之后,这无疑是她演艺生涯中又一出彩的角色。剧中开场,宋莹为了分房把儿子甩到厂领导家里,戏剧性十足。然而,这场戏的真正高潮是闫妮饰演的黄玲后来对她说“偷偷哭了吧”,宋莹一边撒娇地叫黄玲“玲姐”,一边抹眼泪,这才完整地展现了角色的“一体两面”:表面虎气,内心柔软。
蒋欣的表演不仅展现了角色的外在性格,更深入地挖掘了角色的内心世界。她与闫妮之间的对手戏堪称一绝,尤其是那场告别戏,情感真挚,令人动容。尽管宋莹是剧中的女二号,但这个角色极其完整,并非为了衬托女主而存在的工具人。正午阳光为蒋欣申报女配角提名,这一策略堪称“田忌赛马”,以蒋欣女主级别的角色完整度去竞争女配角奖项,最终赢得了评委的认可。
其他竞争对手同样表现出色。马苏在《玫瑰的故事》中饰演的白玲,仅凭一场审讯戏就抢了主角的风头,尤其是角色心理防线被击溃的瞬间,情感倾泻而下,真实而动人。万茜饰演的苏更生,无论单场戏的张力还是整体角色的完成度都堪称精彩,尤其是最后将侵犯自己的继父送进去后对母亲冷冷的回应,堪称国剧年度时刻之一。然而,她们都遇到了蒋欣,最终只能遗憾落选。
当最佳男配角提名公布时,蒋奇明无疑是最大热门。从《漫长的季节》到《边水往事》,蒋奇明的表演一直备受瞩目。在《边水往事》中,他饰演的“条狗”王安全,一头黄毛,一嘴广普,形象鲜明。尽管角色看似不靠谱,但蒋奇明却通过细腻的表演为其注入了人性的光辉。剧中,王安全独自在楼梯间泪如雨下的场景,让观众感同身受,仿佛看到了他未知的明天,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蒋奇明的表演让这个渺小的角色拥有了动人心魄的力量。
33岁的蒋奇明堪称大器晚成的代表,他的演技含金量仍在不断上升。尽管凭借出色的演技终于出圈,但他的未来不可限量。其他提名者同样表现出色。林更新凭借《玫瑰的故事》中略带“渣男”气质的方协文一角,展现了真正的演技,即便没有获奖,也已是大赢家。郭晓东在《小巷人家》中饰演的庄超英,虽未获奖,但他的表演将一个愚孝男的形象演绎到极致,演技可见一斑。聂远饰演的基层干部同样令人感动。四位实力派演员,无论谁获奖都不意外,最终蒋奇明凭借出色的表现脱颖而出。
## 最佳男主角:靳东的实至名归
最佳男主角的悬念一直持续到颁奖典礼。最终,靳东凭借《西北往事》中的出色表现获得该奖项。他在剧中饰演的角色感动了万千观众,堪称演员魅力与角色魅力的完美融合。尽管王宝强和于和伟的落选各有遗憾,但靳东的获奖依然令人信服。
王宝强饰演的崔业是剧中的灵魂人物,一个内向沉默却命运多舛的小人物。他的表演成为全剧的核心支点,观众的情绪始终被他牵引,越演越有回味。于和伟则延续了近年来的稳定发挥,将秦川这个角色演绎得极具人物弧光。从第一集出场时的紧张、恐惧,到后来被挑衅时的怒火,再到统筹全局的淡定,于和伟的表演精准而细腻。然而,靳东的表现依然脱颖而出,足以证明今年这个奖项的含金量。
宋佳凭借《山花烂漫时》获得最佳女主角,这一结果既在意料之中,又让人感到一丝遗憾。作为去年最高分国剧的核心演员,她饰演的张桂梅校长几乎看不到表演技巧,全是真挚的情感。剧中几场“化缘”戏,让观众忍俊不禁,又心生感动。宋佳从人物造型、走路姿势到拿话筒的姿势、讲话的语气,都完美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张桂梅,表演无懈可击。
然而,这一年也是我最希望白玉兰奖出现“三黄蛋”的一年。闫妮饰演的黄玲是去年最为亮眼的女性角色之一。她完整地呈现了黄玲这个中年女子的变化和成长,从前期的委曲求全到后来的勇敢反抗,闫妮的表演为观众树立了“成长型中女”的典范。她与蒋欣的对手戏更是构成了去年国剧最佳的CP,只要两人同框,就没有不好看的戏。马伊琍饰演的张凤侠则是近年最有侠气的国剧女性角色之一。她将一个命苦的女子演绎得热气腾腾,松弛的表演中带着极度的精准,一个嗑瓜子的动作就让观众相信这是一个在草原扎根的女子。马伊琍演出了角色最本真的一面,即便没有获奖,她在观众心中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动。
刘亦菲凭借《玫瑰的故事》再次入围最佳女主角,尽管最终未能获奖,但她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从《梦华录》到《去有风的地方》,再到《玫瑰的故事》,刘亦菲不仅凭借美貌吸引了观众,更在角色神韵的塑造上展现了自己独特的魅力。黄亦玫这个角色仿佛为她量身定制,相信这不会是她最后一次入围白玉兰奖。
## 最佳电视剧与最佳导演:国剧的幸福烦恼
作为观众,能在一年内看到《我的阿勒泰》《山花烂漫时》《西北往事》和《小巷人家》等多部口碑佳作,无疑是幸运的。评委们面临的则是“幸福的烦恼”——无论将奖项颁给谁,都可能引起争议。最终,《山花烂漫时》拿下了最佳导演和最佳女主角两项重要奖项,而《我的阿勒泰》则凭借豆瓣8.9分的高分获得最佳电视剧奖。《小巷人家》《我是刑警》和《玫瑰的故事》分别助推年代剧、传统刑侦剧和都市剧回潮。
从结果来看,似乎有些“端水”的嫌疑,但这种局面恰恰反映了国剧的繁荣。过去一年,国剧在多个类型上都出现了佳作,刑侦、年代、都市剧百花齐放。评委们面临的不是“矮子里挑将军”,而是在众多好剧中难以抉择。这种局面对观众来说是幸运的,对国剧来说更是幸事。
## 总结:国剧的百花齐放与荣耀时刻
又一年白玉兰奖落下帷幕,得奖者值得祝贺,而遗珠也令人意难平。然而,复盘完整个白玉兰奖的重要奖项,我惊奇地发现最大的赢家并不是任何一部剧,而是国剧本身。一方面,多个类型都出现了佳作,刑侦、年代、都市剧百花齐放;另一方面,男演员保持了往年的高强度竞争,女演员也在整个演员群体中脱颖而出,在多部高口碑高质量的剧集中扛起大旗。
过去一年,国剧的发展令人瞩目。《小巷人家》《山花烂漫时》等“大女主剧”的成功,不仅为女演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为国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从不缺优秀的演员,缺的只是承载他们演技的好故事。过去一年,我们看到了国剧的开花,白玉兰奖不过是瓜熟蒂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