踹开那扇门,扑面而来的不仅是刺鼻的血腥气,更是一股令人浑身发寒的霉味湿气。
昏暗逼仄的小屋,四散的断肢,鲜血弥漫开来。手电筒的光线一扫,迅速锁定了角落里那道瘦弱而又瑟缩的身影。
女人微微抬头,我心头猛地一震。
那张面容——惨白如纸,眼中猩红可怖,一道可怖的疤痕割裂了半张脸。
眼神如死水般空洞,但一瞬间,却能感受到那股尚未熄灭的生命气息,在血污的包围下散发出令人窒息的恐惧感。
她究竟是冤魂,还是罗刹?
我只知道,这个女人,已经站在了命运漩涡的中心。
这就是电影《酱园弄·悬案》中詹周氏(章子怡饰)的首次登场。
几乎没有台词,连她的呼吸也若有若无,却在观众心中激起一阵雷鸣。
这场戏几乎能概括整部电影的风格——强烈、独特,笔触愈加隐忍,伤口越深,血液越鲜红。
看完全片,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酱园弄·悬案》无愧为顶级阵容和万众瞩目的作品。即便在观众期待不断升温的情况下,电影依然带来了意料之外的震撼与惊喜。
它的奇,远不止呈现悬案和奇观。
更深刻的,是它揭示了数千年来无数女性悲剧命运的背后,刺破奇观下的旧秩序与腐朽权力。
**一颗头**
陈可辛是如何拍摄这场杀夫之戏的?
先别急着听声音,也别急着看动作。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那座黑暗吞噬一切的酱园弄,是詹周氏在飘雪的街头带着那抹红头巾的孤独身影,是天花板上滴下的那滴厚重的血,是清晨喧嚣中异常突出的房东剁饺子馅的声音。
直到算命人走出大街,满脸罪恶,瞬间,观众席内不禁溢出一阵压抑的喘息。
陈可辛运用了惊人的视听调度,让这场民国时期的奇案与暴力,呈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开场,我便看到了陈可辛的野心——他不仅仅想复原这起离奇的血案,而是通过多视角的叙事,展现那个时代复杂的社会结构。
在他的镜头下,我看到时代洪流不可逆地涌动,也看到了那些在泥沙之下拼命挣扎的个体。
悬案的迷雾层层叠叠:瘦弱的詹周氏如何杀死并肢解她那强壮的丈夫?失踪的头颅究竟去了哪里?
更复杂的是,詹周氏的命运之谜:她为何杀夫?为什么认罪,又为什么拒绝认罪?她的未来将如何走向?
随着案件不断剥开,镜头揭示出动荡时代中扭曲的人性:暴躁嗜赌的丈夫,对暴力视而不见但依然关心风言风语的邻里,急于收场平息舆论的警察,想将这起案件简化为桃色丑闻的法庭……
他们编织了一张无形的网,将詹周氏的身体与灵魂紧紧束缚在其中。
如果你留意,会发现镜头总是紧紧捕捉詹周氏的身体局部——她踉跄的步伐,被戴上的手铐,包裹红头巾的脸,充满血丝的眼睛。
她仿佛被一张无形的网切割成一块块,只能在这狭小的空间里苟延残喘。
布满电线的弄堂,提着头走下的楼梯,监狱、囚车的铁栅栏……一切如是。
她被围困,被分割,甚至从未活出完整的自我——她才是那个被肆意摧残的人。
这正是叙事的巧妙所在:一个女人乃至整个群体的生存困境被显现得淋漓尽致。
另一处精彩之笔藏在詹周氏与警察薛至武(雷佳音饰)多次对峙的戏中。
从暴力审讯到诓骗引导,再到詹周氏缓刑后两人关系的剧烈反转,每一场戏都充满了张力,值得细细琢磨。
薛至武是个复杂的角色。他不仅代表了暴力与权力,更是夹缝中挣扎的焦虑者,拥有摇摇欲坠的道德标准和自信。
他越是急于立功立威,就越想把詹周氏推向死地。
然而,詹周氏并非他想象中的脆弱无力、任人宰割。
这让他们之间的戏剧张力既强烈又微妙。
关于失踪的头颅,薛至武几次逼问:它到底去了哪里?
他的脸逐渐逼近,充满压迫感、嘲弄与冷酷。
而当薛至武的面容与詹周氏丈夫詹云影的脸重叠时,詹周氏首次流露出明显的惊恐与痛苦——那未愈合的伤口又隐隐作痛,她仿佛又被拉回那段充满眼泪与鲜血的暴力关系。
在有意与无意的交织中,暴力层层叠加,薛至武最终完成了对詹周氏的二次凌迟。
而更狠的是,另一场戏中,薛至武站在二楼俯视着詹周氏,在她与牲口的拼命逃生中看得津津有味。
他不再是审判者,而是把一条命踩在脚下的掌控者。
那一道道铁栅把女人割裂成碎片——它们是社会暴力、强权压迫与思想冲突的具象化,鲜血淋漓,触目惊心。
然而,正是在此时,詹周氏展现了自己的生存本能。
她用尽全力攀上梯子,奋力向上爬,以满脸的鲜血书写着生存的宣言。
这一刻,詹周氏的重生已悄然拉开帷幕。
我料到她与薛至武的关系会发生变化,但电影的推进比我预想的更有力量:
詹周氏主动站起,直视薛至武的目光,这是她第一次与他平视。而透过铁网的另一边,薛至武已成为那个被囚困、被撕裂的人。
这不只是一场个人命运的翻转,而是整个时代下,群体命运的错位。
也不只是詹周氏与薛至武的平视,更是西林(赵丽颖饰)、王许梅(杨幂饰)以及万千女性在时代波澜中所为詹周氏争取的觉醒。
**一把刀**
我一直钟爱陈可辛的作品,因为他的作品总是让人回味无穷,无论在不同的背景或情境下观看,都会有新的感触。
他拍的是时代与人物,是流动的生命。
在不可逆转的时代洪流中,人物总是无根的、有限的,命运常常充满浪漫与残酷。
无论是《甜蜜蜜》中黎小军与李翘的聚散离合,还是《亲爱的》描绘的寻子故事,陈可辛总是通过时代的飞速发展和人心的孤岛,展现人性的光明与暗面。
他通过大时代的切片,让人物的情感得以放大,因此显得格外动人。
我能感受到陈可辛在讲故事时的客观与冷静,他不传递无助,而是在温暖与悲凉的交织中传达深刻的情感。
而《酱园弄·悬案》则有所不同。
这一次,陈可辛的笔触锋利而温柔,在不断渲染的湿冷氛围中,依旧有着不灭的热望。
正如詹周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