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走了,走得很安静。
2025 年 6 月 25 日,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在亲友陪同下,于香港养和医院安详离世,享年 84 岁。随着他的离去,“香港四大才子” 的时代彻底落下帷幕。金庸、倪匡、黄霑、蔡澜,这四位才华横溢的传奇人物,在文学、影视、音乐等多个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香港文化黄金时代的象征。
金庸:武侠世界的一代宗师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 年出生于浙江海宁。他以一支妙笔,创造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武侠世界,“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 14 部作品,加上一部《越女剑》,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武侠宇宙。《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的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成为无数人心中的侠义标杆;《天龙八部》里萧峰的豪迈悲壮、段誉的至情至性、虚竹的质朴善良,无不令人印象深刻;《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的潇洒不羁,更是道出了许多人对自由的向往。
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是娱乐大众的通俗读物,更是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的作品被改编成多部影视剧、电影、游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人。除了武侠创作,金庸还创办了《明报》,以犀利的社评针砭时弊,成为香港知识分子的精神标杆。2018 年 10 月 30 日,金庸在香港逝世,但其笔下的武侠世界,至今仍在读者心中熠熠生辉。
倪匡:科幻领域的奇思鬼才
倪匡,原名倪聪,1935 年出生于上海,后定居香港。他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开创了华语科幻小说的先河。倪匡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当属《卫斯理》系列,从 1962 年开始创作,一共写了 165 部,讲述了主人公卫斯理在各种神秘事件中的冒险经历。外星文明、时空穿越、神秘古墓…… 这些充满想象力的元素,吸引了无数读者,让他们沉浸在倪匡构建的科幻世界中。
除了科幻小说,倪匡还是一位高产的编剧,他的作品超过 300 部,其中包括李小龙主演的《精武门》等经典影片。倪匡的写作速度惊人,曾同时为 12 家报纸写连载,被称为 “写作机器”。他与金庸的交情也颇为深厚,还曾代笔金庸《天龙八部》,写下阿紫眼盲的桥段。2022 年 7 月 3 日,倪匡在香港去世,但其创造的科幻传奇,依然在科幻迷心中流传。
黄霑:乐坛的鬼才词人
黄霑,1941 年出生于香港,是香港乐坛的传奇人物,被誉为 “词坛教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上海滩》“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的豪迈大气,又有《沧海一声笑》“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的潇洒不羁,还有《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的拳拳爱国之心。
黄霑的歌词,融合了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的元素,既有文化底蕴,又通俗易懂,能够直击人心。他为电影《倩女幽魂》《青蛇》《黄飞鸿》等创作的配乐和主题曲,更是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除了音乐创作,黄霑还主持过电视节目《今夜不设防》,与张国荣、林青霞等巨星对谈,展现了文人的风流与幽默。2004 年 11 月 24 日,黄霑因肺癌逝世,但其创作的歌曲,至今仍在大街小巷传唱。
蔡澜:美食与生活的感悟者
蔡澜,1941 年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州。他的身份多元,是电影制片人、监制、美食家、专栏作家、主持人、商人。在电影领域,他监制了《快餐车》《一个好人》《龙兄虎弟》等多部卖座影片,为香港电影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蔡澜最为人所知的身份,还是美食家。他对美食的热爱和研究,体现在他的文字和节目中。他出版了 200 多部各类书籍,其中《蔡澜谈吃》《蔡澜食材字典》等,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了各地美食的故事和文化。他主持的《蔡澜叹世界》《蔡澜叹名菜》《蔡澜品味》等旅游美食节目,让观众跟随他的脚步,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风情。他认为,美食不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要 “吃得好一点,睡得好一点,多玩玩”。2012 年,他还担任了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总顾问,为这部纪录片增添了不少色彩。
蔡澜
蔡澜的写作话题广泛,除了美食,还涉及吃喝玩乐以及男女情感,拥有大量读者。他与倪匡、黄霑一起主持的访谈节目《今夜不设防》,收视率创下纪录,BBC 也曾派团队拍摄专题。2025 年 6 月 25 日,蔡澜的离去,让美食界和文化界都失去了一位重要的人物。
金庸的武侠、倪匡的科幻、黄霑的音乐、蔡澜的美食,共同构成了香港文化黄金时代的独特风景。他们的作品,不仅在香港广受欢迎,更在全球华人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香港四大才子” 都已离世,但他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将永远被后人铭记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