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东方卫视播出了《越动青春》总决赛的上半场。在这一期的节目里,方亚芬和吴凤花两位导师携手带来了《梁祝·十八相送》的精彩开场。紧接着,张杨凯男、俞果、黄佳楠、孙琴菲、佘颖一一登台献唱。而我个人觉得,这一集最为震撼的莫过于孙琴菲带来的《姜氏惊魂》。
先不说这出戏的背景,单纯从观感来看,《姜氏惊魂》登场前,节目简单交代了故事的前情:女主与丈夫联合弑王,鲜血如注,女主心中深感罪恶,因此不断洗手。而这场表演的选段正是女主因手上沾染血迹而精神崩溃的瞬间。
孙琴菲的越剧演出,不仅仅是唱腔的精湛,光是表演本身,放在影视剧里也足以算得上顶级水准了。在演出结束后,方亚芬导师点评时提到了一些越剧前辈的演出,称他们的表演更具震撼力。这不禁让我感到惊讶:如果孙琴菲的演出已经如此令人叹服,那越剧界究竟隐藏着多少顶尖的表演艺术家呢?
《姜氏惊魂》中的女主角,由一个心狠手辣的恶妇,逐渐转变为在杀人之后精神崩溃的疯癫状态。她的角色要求有足够的狠毒,又要展现出精神崩溃的绝望。这样的角色,放到电影或电视剧中,常常让演员们无从下手,许多青年演员可能都驾驭不了。而就连在《酱园弄》中演技精湛的章子怡,如果去演这角色,或许也会觉得难度不小。
然而,孙琴菲的表现却令观众们为之一震。如果这种来自越剧的表演能进入到影视剧的领域,咱们的国产影视剧表演或许会迎来一次质的飞跃。越剧的表演技巧与难度,可能比目前的影视剧表演要求更高。若越剧演员能够跨界进入影视剧,他们或许能够超越当下的影视演员,完成一次“弯道超车”。
除了表演,值得一提的还有《姜氏惊魂》的内容,这其实是一次经典的“西戏东演”。看《越动青春》节目,给我带来了不少新知识,甚至有点像郭德纲说的那样:看个节目,还得拿小本本记录。我看过不少外国人排演中国传统戏,尤其是用西方话剧方式演绎《梁祝》、 《西厢记》和《红楼梦》等作品,但像这样用中国传统戏演绎西方经典剧本的,我见得不多。《姜氏惊魂》便是用越剧的形式演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
《麦克白》这出莎翁名剧,大家都很熟悉。而在越剧圈中,有一部名为《马龙将军》的剧目,就是对《麦克白》故事的越剧化演绎。两者的情感核心不谋而合,而《姜氏惊魂》正是《马龙将军》中的选段。所以,这次的演出就是一次典型的“西戏东演”。而这场表演的主题——杀人后的精神错乱,实际上,东西方文化在此层面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莎士比亚当然无法亲眼看到这场《姜氏惊魂》,但如果他能看到,不知道他是否也会和我们一样,为这出越剧化的《麦克白》拍案叫绝呢?我想他一定会的。毕竟莎士比亚的许多作品,我都读过。他若看到这次的演绎,应该会对这场跨越文化的表演感到欣慰。
尤其是孙琴菲在最后一幕脱掉红装,换上白衣,用水袖的方式表现角色的精神崩溃。这种传统的越剧表演手法,与西方话剧的表演方式完全不同,但它所传达的戏剧效果,可能远远超过了西方话剧的表现形式。我相信,西方的剧作家们看了之后,或许会在创作中获得新的灵感——比如文戏武唱的创作方式。
虽然从表面上看,文化分为东方和西方,但在深层次上,文化是相互交融的,彼此之间并没有界限。莎士比亚的创作精神,其实也与中国的汤显祖有许多相通之处。而汤显祖的戏剧精神,也能在莎翁的作品中找到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