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的时候,我差点死在这里。”
这话说得平淡,仿佛一场梦中的小插曲,但听来却让人心头一震。6月26日,一个简短的视频在网络间迅速传播,视频中的人,正是91岁高龄的游本昌,那个曾以“济公”形象活跃于荧幕上的老艺术家。
这一句话,令不少人瞠目结舌。你看,这位老爷子,虽年事已高,走路慢腾腾,常常依靠拐杖,却从未显露出什么病态的迹象。几个月前,他还出现在众人面前,带着作品参加晚会,面色红润,精神矍铄,怎么看都不像生病的模样。为何,短短几个月,这位曾经在电视上翩翩起舞、微笑如佛的老人,竟说自己几乎死于病榻?
故事,得从他年少时的际遇谈起。
上世纪三十年代,那个时候,游本昌家里有些迷信。他的父母认为他“命硬”,于是不到三岁便把他送到寺庙去拜师学艺。那时,他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但这并没有磨灭他的好奇心,反而愈加旺盛。他最爱去夫子庙看杂耍,眼睛紧紧盯着那些艺人翻跟头、变戏法,那种神奇与魅力,深深吸引了他。或许那时,他也没想到,自己日后会成为全国人民心中的“活佛”,一个人人都能叫出名字的演员。
游本昌的演艺生涯并非一帆风顺。19岁那年,他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按理说这是一个追梦的好机会。然而,命运似乎并不眷顾他。由于身材不高、外形平平,他在班上并不显眼,甚至被老师和同学们看作“无望之人”。可他并非轻易言弃的人。他不屈不挠,每天清晨五点便起床,跑到操场边的水杉树下练嗓子,寒冬腊月,冻得手指僵硬,仍然背诵台词。大家嘲笑他是“戏痴”,但他乐在其中,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他都力求精细,哪怕只是个无名的小角色,他也毫不敷衍。
直到有一天,他被中央实验话剧院录用,成为一名配角,演得都是些不起眼的小角色。最长的台词也不过三句,但他从不马虎,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力求真实。为了演好一个邮差的角色,他竟然跑到邮局蹲点三天,观察邮差的日常,晴天、雨天、大热天的状态,他都仔细揣摩,硬是让这个小小的角色让观众记住了他。
1985年,当他已经48岁时,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央视拍摄电视剧《济公》,导演张戈苦寻良久,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济公这一角色太过复杂,既要疯癫,又要慈悲,眼神要有戏,气质要独特。有人推荐游本昌,导演半信半疑,便让他试妆。那天,化妆师给他戴上破旧的帽子,披上打补丁的袈裟,粘上乱糟糟的胡须。游本昌站在镜子前,愣住了:这不就是从画中走出来的济公吗?副导演见此情景,毫不犹豫地拍板:“别找了,就是他!”
为了把济公演活,游本昌可谓下了苦功夫。他亲自到灵隐寺,和僧人一起吃住,体验扫地、打坐、念经的生活,甚至偷偷混入街头,观察乞丐的举止言谈。剧中有一个经典的吃肘子的镜头,虽然肘子已经变质,他还是硬生生地拍了三条,最后强忍胃痛,咬着冷硬的肘子,一直笑着拍完。游本昌认为,既然观众要看他吃得香,那他就必须吃出香味来。他的这种对角色的“较真”,让济公这一形象在荧幕上活灵活现。
《济公》播出后,火遍全国,游本昌也因此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鞋儿破,帽儿破”的歌声响彻街头巷尾,许多人走在街上看到他,都会激动地喊出“济公活佛”!然而,尽管名声大噪,游本昌从未因一时的名利而迷失自我。他拒绝了诸多商业片的邀约,毅然决然地回到了话剧舞台,继续追求艺术的纯粹。他曾说:“演员不能被一个角色困住,要不断挑战自己,往前走。”这种清醒与坚持,在娱乐圈中实属难能可贵。
游本昌从未让自己被“济公”这个标签所束缚。他始终坚持,演戏的目的不是为了名利,而是要通过文艺作品引导人心,用艺术的力量去改变世界,让更多人看到美好的东西。他说得很大,但他通过实际行动做到了。2009年,他为了拍一部关于弘一法师的话剧,甚至卖掉了自己的房子;2013年,他又卖掉一套房产,成立了艺术团,只为纯粹地做有价值的艺术。在他看来,车子房子这些外在的东西,又哪里能比得上艺术的重要呢?
即使到了晚年,他对演戏的执着和认真丝毫没有减退。2023年,他在热播剧《繁花》中出演了“爷叔”这个复杂的角色,尽管拍摄强度极大,游本昌从不喊累。他总是细心地揣摩每一个细节,演吃饭戏时,他把肉掰成小块,想让角色看起来更文雅;拍摄复杂情绪的戏时,他能够完全进入角色,甚至拍完后需要半天时间才能从戏中走出来。正是这种对演技的极致追求,才造就了他在演艺生涯中的无数经典。
然而,2025年6月26日,当游本昌坐着轮椅出现在央视的《济公》40周年纪念活动上时,他已经瘦得不成样子,衣服空荡荡的,必须扶着轮椅才能坐稳。但他的眼神依旧清亮,笑容依旧慈祥。当他提起年初的生死关头时,他依然淡然地说:“医生都下了病危通知,家里人都准备好了,然而我并不害怕。睡了一觉,睁眼一看,居然还活着,真是挺好!”
这位深情的老艺术家,依然在继续着他的艺术之路,尽管他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仍在为艺术拼搏,尽其所能去影响世界。正如他所言,未来,他仍将继续前行,继续努力创作,继续为世界带来光和热。
愿这位为艺术奉献了一生的老人,继续在岁月的长河中坚守,健康长寿,直到永远。也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他的坚持和热爱中汲取力量,在自己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向着光明的未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