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诚,这个曾在娱乐圈饱受争议、被骂了半辈子的男人,如今无疑成了“人生赢家”。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演员,到如今华语电影票房最高的导演,他用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做“逆袭”。在事业上,他用12部电影创造了累计票房153亿的惊人记录;在感情中,他与前妻佟丽娅离婚后,依旧维持着亲密的合作关系,并且一度成为许多人羡慕的典范。他凭借自己的才华、智慧和超强的执行力,屡屡将自己推向人生巅峰。
47岁的陈思诚,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从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普通少年,蜕变成如今的“全能选手”,究竟经历了什么?
陈思诚1978年出生于辽宁沈阳,家境普通,父母都是工人。他并没有什么显赫的背景或家族资源,一切从零开始。少年时代的陈思诚,成绩并不突出,但他拥有一股别人没有的“狠劲儿”。与同龄人不同,他并不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反而在课余时间背台词、琢磨表演,早早地展现了自己对于艺术的执着。
1999年,陈思诚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成为与文章、白百何等人同学的演员。刚入学时,他依然是那个青涩的演员,名气寥寥。然而,直到2007年,他凭借在电视剧《士兵突击》中饰演“成才”一角,凭借出色的演技一举打破了沉寂,开始获得观众的认可。这一角色成为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也让观众记住了他。
但陈思诚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演员,他心中藏着一个更大的梦想——成为导演,拍摄属于自己的电影,讲述属于自己的故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为了拍摄《北京爱情故事》,他闭关写剧本,四处拉投资,找演员。尽管他是一个新人导演,且遭遇了无数次的拒绝,但他从未放弃,一次又一次地坚持下去。
最终,《北京爱情故事》凭借仅3800万的制作成本,狂揽4.2亿票房,成为年度黑马。从这一刻起,陈思诚的“狠”劲开始显现。
2015年,《唐人街探案》横空出世,凭借其独特的喜剧悬疑风格,吸引了大量观众。王宝强的幽默和刘昊然的机智,再加上紧凑的剧情,让这部电影成为了票房炸弹,最终突破8.23亿,成为当年的爆款。从此,“唐探宇宙”正式开启。接下来的《唐人街探案2》以33.8亿票房再次爆红,《唐人街探案3》更是以45.23亿的成绩创造了票房新高。甚至今年的《唐探1900》,在8天内便轻松突破了20亿票房。
有人评价他是“最懂票房的导演”,也有人称他为“最精明的导演”。陈思诚无疑是这个时代最懂市场、最有商业头脑的导演之一。他不仅知道观众的需求,更深谙如何讲一个好故事。但他的成功,绝非运气使然,而是他精准的市场嗅觉和强大的执行力的成果。他不是天才,而是一个“狠人”。为了拍摄《唐探》,他常常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为了搭建“误杀”系列的世界观,他反复修改剧本,亲自参与剪辑,毫不放松任何细节。
他的“狠”,不仅仅体现在事业上,也在感情中得以体现。2011年,陈思诚与佟丽娅因拍摄《北京爱情故事》而相识,随后迅速坠入爱河。那时的佟丽娅,刚刚出道,清纯美丽,却显得有些自卑。她爱得卑微,而陈思诚却显得理所当然。婚后,陈思诚忙于事业,而佟丽娅则专注家庭。然而,2017年,陈思诚被曝出深夜与两名女子共处一室,婚姻危机爆发。佟丽娅在微博中发布了一条“重新开始,丫丫加油!”的消息,两人最终在2025年正式离婚。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离婚后的两人并没有像其他名人那样互相指责,而是继续保持着合作关系。在电影《误杀3》中,陈思诚担任监制,而佟丽娅则出演女主角;他们一起庆祝儿子朵朵的生日,佟丽娅的新剧首映时,陈思诚第一时间现身捧场。有人说他这样做是为了维持利益关系,也有人称他为“成熟的男人”。但佟丽娅在采访中曾说过:“他不是在考虑要不要离婚,而是在思考如何让离婚后的关系更和谐,不去伤害对方。”这才是陈思诚最为“狠”的地方,他懂得如何在感情结束后,继续把握住人生的主动权。
如今的陈思诚,无论是在票房上,还是在感情生活中,都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巅峰。他的“狠”,是一种清醒,也是一种智慧。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放手;他知道观众喜欢什么,市场需要什么;更重要的是,他知道,人生的每一步,都要靠自己争取。
有人骂他“精明”,有人夸他“高情商”,但陈思诚并不在意。他曾说:“观众用钱包投票,我就用作品回应。”在流量至上的今天,陈思诚凭借自己的作品,证明了票房才是硬道理,话语权才是底气。比起其他名人的冷漠切割,陈思诚的“体面狠心”更像是一种生存哲学——感情可以散场,但人生永远在场。
47岁的陈思诚,依旧风生水起。他不是好丈夫,但他是一个好导演;他不是完美的人,但他是一个清醒的人。而清醒的人,往往走得更远。谁敢说,他不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