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73岁的迟重瑞摇身一变,穿上西装革履,站在北京某高端楼盘前,化身“房产销售员”,声音洪亮,台词流畅,俨然一副专业模样。这一幕立刻引发网友热议,纷纷调侃他是“唐僧销售天才”!
其实,早在此之前,迟重瑞就已经在直播带货领域大展拳脚,战绩斐然。不光卖自家产品,还带货无数,熟练的“一二三,上链接”话术让人佩服。有网友犀利地质疑:“又直播又卖房,难道是缺钱了?”但事实是,迟重瑞可不缺钱——他的老婆正是中国女首富董丽华,身价千亿。
回顾这段婚姻,曾有不少人唱衰,媒体给迟重瑞贴上“软饭男”的标签,言语刻薄。然而三十多年过去,两人依旧恩爱如初,互敬互爱。董丽华比迟重瑞大11岁,嫁给他时还带着三个孩子。作为第一个吃上“唐僧肉”的女人,董丽华到底有多牛?如今他们的生活如何?
董丽华,满族后裔,据传是叶赫那拉氏第八代传人,在清朝可是地地道道的格格。1941年出生的她,经历了动荡年代和饥荒,唯一奢望就是能吃饱饭。高中没读完,她就进了缝纫社,活儿做得精致,性格开朗,深得老板赏识。几年后,她自己开了缝纫店,遇见了第一任丈夫,生了三个孩子。
家里五口人能填饱肚子都不容易,董丽华昼夜不停踩缝纫机,看到孩子们渐渐长大,她决定得为他们攒点钱。她仗义豪爽,朋友多,几年后又开了家具修理铺,手艺高超,客户络绎不绝,后来干脆开了家具厂,生意红火。
董丽华眼光独到,低价收购“破四旧”运动遗留下来的明清古董,再跑香港高价卖出,这成了她的第一桶金。此后,她的商业之路一帆风顺,开始投资香港房地产,赚得第二桶金。敢想敢干成了她的标签,她还跑到比利时买了12栋别墅,高价转卖,再赚一大笔。
90年代,董丽华回到北京,在天安门附近买地建起长安大厦。那时她几乎每天泡在工地上,干活不输工人。财富的积累,靠的是勤奋和智慧,而非运气。她还买下一条商业街进行改造,单靠房租年收十几亿,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地产女王”。
不过,越来越有钱的董丽华感觉生活还缺点什么——一个能依靠的人。离婚后,她独自带着三个孩子打拼,习惯了苦中作乐。但岁月渐长,她想找个伴。
她喜欢京剧,而迟重瑞出身京剧世家,常在中国京剧院演出,董丽华也客串过,两人同台,缘分由此展开。迟重瑞当年是“唐僧”角色红遍大江南北的演员,温文尔雅,36岁还没遇到合适的人。董丽华欣赏他,两人交流京剧,感情迅速升温。董丽华主动追求,1990年两人结婚。
婚后迟重瑞遭遇不少非议,被冠以“傍富婆”、“软饭男”的难听标签,但他心态很好,坦言:“时间会证明一切。”结婚后,他很少演戏,成为董丽华坚强的后盾。事实证明,他并非“软饭男”,对妻子照顾细致,言听计从,堪称最“听话”的唐僧。
面对急脾气的董丽华,迟重瑞总是保持沉默,避免争吵。董丽华曾在访谈中透露,两人从未真正红脸吵过架。至今,迟重瑞称她为“董事长”,她则叫他“迟先生”,夫妻相敬如宾。
对董丽华的三个孩子,迟重瑞视若己出,亲如父子。外界不看好的婚姻,走过风雨三十多年,依然稳稳当当。董丽华早已立遗嘱,500亿资产三个孩子分各100亿,剩余全给迟重瑞。可他一口回绝,说当年娶她不是为钱。
迟重瑞的付出证明了他对董丽华的深情,媒体称他为“爱妻狂魔”。董丽华也尊重疼爱丈夫,知道他喜欢紫檀木,特地出资建了紫檀博物馆,由迟重瑞任馆长。
幸福的婚姻,就是懂得彼此付出,理解对方不易。迟重瑞和董丽华携手30余载,互相安慰,互相治愈。如今董丽华已83岁,逐渐放缓事业步伐,而小她11岁的迟重瑞却频频“出山”淘金,默契十足。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幸福婚姻没有固定模样,世俗的眼光早已无法衡量他们的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