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长安的荔枝》,你是否被其中的某个细节深深触动了?身处职场的观众们无疑会说:从第一集开篇的情节开始,便已感受到一股刺痛感。
这部剧集以其真实的职场还原和细腻的细节描写,一经播出便迅速引发社交平台上的热烈讨论。而随着剧情的推进,不仅仅是职场的暗流涌动,更有那份人性的挣扎和历史的巧妙交织,为这部剧集增色不少。
在观众的眼中,剧集吸引人的不仅是故事的代入感和雷佳音、岳云鹏等实力派演员的精彩演技,还有其中深藏的职场隐喻,令人感同身受。
### 隐喻:盛唐“荔枝使”的死局,映射职场的种种困境
《长安的荔枝》正通过CCTV8和腾讯视频播出,成为2025年暑期档的重磅作品之一。雷佳音与导演曹盾、原著作者马伯庸的再度合作,继《长安十二时辰》后,给予了观众极大的期待,而岳云鹏的加盟更是增添了不少话题性。
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的这部剧,开篇便以“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历史典故作为引子,带出了一个深具职场意味的“鸿门宴”:九品小吏李善德(雷佳音饰)在上司和同僚的轮番劝酒下,不得不接下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将岭南的“鲜”荔枝运输到长安。荔枝的特性—“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和五千里漫长的路途,使得这项任务几乎成了“催命符”。
这让观众感到深深刺痛的,并非单纯是李善德所面对的艰巨任务,而是他所处的情境恰如现代职场中每一个无靠山的普通职员的生存困境。
无论是右相还是司农寺的人,都明白这项任务几乎不可能完成,因此他们纷纷将责任推给了上林署。李善德的上司、上林署的刘署令(郭涛饰),见到无下家可依,最后将任务强加给李善德。这时,他的同僚们纷纷找借口推脱,有的说自己“只擅管人事,连湖边的柳树都养不好”,有的说“家兄在吏部有关系”,还有的则借口更重要的任务。
最终,刘署令通过一句“圣人重用你,这是天大的恩典”,将李善德“捧杀”得淋漓尽致。当李善德终于意识到真相后,刘署令不仅翻脸不认人,还巧妙地以“程序正义”迫使他接受任务,最终把这个“烫手山芋”抛给了他。有网友感慨:“这不就是当今职场的潜规则吗?无靠山的能者必须多劳!”
更加讽刺和富有隐喻意义的是,所有人都清楚这项任务“几乎不可能完成”,但没有人敢直接指出这一事实。正如剧中鱼常侍所言:“圣人口含天宪,我们这些臣子只有应承的份,难不成,你比圣人还聪明?”最终,李善德找到了转运荔枝的办法,而本来打算以李善德命运为赌注的刘署令,却眼见李善德可能通过转运一举成功,便想要绕过右相,抢走这份功劳。
网友评论道:“这看似李善德转运荔枝,其实更像是当代职场生存的写照。”
### 演技:雷佳音的“钝”与岳云鹏的“喜”,成就人物深度与情感共鸣
除了职场隐喻,剧集的另一大亮点无疑是演员们的精彩表演。雷佳音和岳云鹏的精彩演技为剧集增色不少,吸引了大量观众持续关注。
雷佳音以其特有的“钝感力”成功塑造了李善德这一木讷而执着的小人物角色,而岳云鹏则用他那深厚的喜剧天赋为沉重的剧情增添了不少轻松和幽默。两位演员一静一动的表演风格相得益彰,成为剧集的亮点之一。
雷佳音在这部剧中的表演,无疑是在他的“窝囊废赛道”演技基础上再度突破。他曾在采访中提到,李善德并不是天生反骨的角色,“他是个老实巴交的小人物,逼到了绝境才爆发出反抗的本能。就像兔子被老鹰逼急了也会蹬腿,这是生命最原始的反应。”
李善德对运送荔枝这项任务从头到尾都觉得荒谬可笑,但为了女儿的未来,他必须硬着头皮去完成。在剧中的表现,雷佳音并没有为角色设计过多夸张的肢体语言或特殊的说话方式。他认为,李善德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官吏,和花草树木为伴,根本没有什么官场存在感。因此,他选择顺应剧情的发展,展现出“被洪流裹挟”的本能反应,让角色更具真实感。
雷佳音成功塑造了李善德面对上司压迫时既愤怒又无可奈何的眼神、连续六天六夜不眠不休、坚持计算路线和成本时的坚韧,以及得知任务需要五千贯巨款时那种愤怒与无力感,特别是那一幕他颤抖着双手将账本摔在桌上的场景,成为剧中的一大高潮。
岳云鹏饰演的郑平安在原著中并未出现,但马伯庸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原著中并未有这个人物,是因为篇幅限制,而在剧本改编时,郑平安一角被重新加入,填补了原著的遗憾。
岳云鹏通过这一角色的演绎,展现了自己在表演上的多重潜能。郑平安这个看似风趣、插科打诨的“陪酒侍郎”,其实背负着家庭破产的痛苦,他那跳胡旋舞取悦众人的举动背后,隐藏的是复杂的家族仇恨和个人悲剧。这个人物不仅增加了剧集的戏剧性,也赋予了更深层的情感色彩。
### 总结:职场剧的外衣,历史剧的骨架,人性的故事核心
《长安的荔枝》最终将职场剧的外壳、历史剧的骨架和人性剧的内核融合得相得益彰。正如李善德在剧中所说:“我虽是一介小吏,却也想让这世道,对老实人多一点善意。”这一句台词,正触动了每一个观众的心弦,也许,这正是《长安的荔枝》最大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