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岁月神偷》由导演罗启锐执导,讲述了一个小家庭在动荡年代的变迁,深刻映射出香港人的情感与坚韧。这部2009年问世的作品,透过绵长而广阔的历史镜头,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情节感人至深,直击观众心灵。影片中的亲情、家庭和时光流逝的主题,犹如一场席卷而来的台风,毫无保留地冲击着观众的内心。鞋匠一家在风雨中经历磨难,如同香港这座小岛历经岁月沧桑后,依然保存着骨肉相连的温情和不屈的勇气。岁月匆匆流逝,有人被时间留在原地,有人则被推着前行,而同行的路从来不易。
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香港,那个时代风起云涌。一方面要承受港英政府的压迫,另一方面又被内地运动的影响波及,同时还需面对频繁登陆的台风和暴雨。位于永利街的老字号鞋匠罗家,正处于这风暴的中心。罗先生手艺精湛,靠制鞋维持生计,尽管年代动荡,他依然坚守着家业。罗太太性格刚烈,被邻里戏称为“侠盗罗嫂”。大儿子罗进一年仅十六岁,是学校运动会的冠军,成绩优异,是全家的骄傲,然而他却不幸罹患血癌,英年早逝。小儿子罗进二活泼调皮,年仅八岁,在父母的溺爱中性格顽劣,常常闹出笑话。尽管生活艰辛,这个家庭依然其乐融融。大儿子与富家小姐芳菲纯真的初恋,一场席卷全港的飓风暴雨,以及潜藏多时的噩梦,令这个普通家庭的平静生活瞬间瓦解。
作为一部导演罗启锐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作品,《岁月神偷》深刻反映了家庭、亲情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呈现了香港社会的变迁和普通人的真实生活。影片由香港资深演员任达华和吴君如主演,任达华凭借片中慈父形象获得了他人生中首个(且极有可能是唯一一个)香港金像奖影帝称号。尤其是在台风夜那场戏中,任达华用全身力量顶住屋顶,面露青筋,嘶吼挣扎,将一个父亲守护家庭的无奈与决绝表现得淋漓尽致。幼子偷窃时举手却未落下的瞬间,透露出父亲“恨铁不成钢”的复杂情感。还有那场为了救子掉落婚戒的戏,颤抖的手指与无名指上深深的戒痕,无声中浓缩了角色半生的坚守与付出,成为全片最催泪的瞬间。
香港电影与内地作品有显著差异,极少出现主旋律类型的电影。这部分源于香港导演成长背景与内地不同,他们缺乏拍摄宏大叙事和主旋律影片的经验。相比之下,香港导演更擅长拍摄符合本地观众喜好的商业影片,而非需要大量协调和细节管理的宏大制作。正因如此,《岁月神偷》这样以小成本、小格局、小家庭为切入点的电影,反而为香港电影注入了独特的生命力。
影片聚焦于一个小小的家庭,讲述上世纪六十年代深水埗一户鞋匠家庭的故事。狭小而凌乱的住处中,沉默寡言的父亲每天辛勤制鞋,尽管未受过高等教育,但他兢兢业业,省吃俭用,为了孩子们能有更好的未来而努力。母亲温柔坚韧,负责将父亲制成的鞋子售出,她的声音如同交响乐般交织,买菜、乘坐公交、讨价还价,生活中的琐碎在她口中皆能迎刃而解。她坚信“做人,一定要有信念”,正是这种朴实无华的精神,令影片成为一部别具港式风味的“主旋律”佳作。
该片于2010年斩获第6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水晶熊最佳影片奖,并在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摘得最佳男主角、最佳编剧、最佳新演员、最佳电影歌曲等多项大奖。即使16年后的今天,这部电影在豆瓣评分仍高达8.7分,超过97%的剧情片和家庭片,彰显其经典地位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