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聊聊这部法国/比利时/墨西哥联合制作的电影——《艾米莉亚·佩雷斯》。该片也被称为《毒王女人梦》,直白地揭示了影片的核心主题。此外,它还有其他名字,如《艾美利亚变奏曲》(港)、《璀璨女人梦》(台)。
《艾米莉亚·佩雷斯》讲述的并非单纯的“坏人想变好人”的故事,而是融合了犯罪、家庭伦理和社会批判元素的复杂电影,且以音乐剧的风格呈现。影片的主线围绕着毒枭曼尼塔斯展开,他为了摆脱过去的黑暗生活,决定进行变性手术,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曼尼塔斯找到了一位能干的律师丽塔,后者刚刚为一起凶杀案辩护,并且充满了智慧和能力。在一个歌舞升平的场合中,丽塔被带入曼尼塔斯的世界,后者给了她两千万,要求她帮助自己完成变性,并彻底“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四年后,曼尼塔斯以新身份艾米莉亚·佩雷斯回到社会,尝试通过慈善来洗净过往的罪行,但她却发现自己依然无法摆脱亲情与罪恶的纠葛。
在影片中,曼尼塔斯的转型过程充满了戏剧性。通过变性,他脱去了昔日毒枭的铠甲,换上了女性的长裙和高跟鞋,声音也变得柔和起来,甚至成立了一个慈善机构,致力于寻找失踪者。然而,加斯孔在演绎艾米莉亚时却时时提醒我们,尽管她外表已经焕然一新,但那双眼睛依然闪烁着曼尼塔斯的冷酷与决绝。尽管她在表面上显得温和,微笑中却依旧带着那份曾经的毒辣。即便是面临旧敌的追杀,艾米莉亚依然毫不畏惧,稳如磐石地握住了枪。
影片中有几场热烈的舞蹈编排,虽然增添了电影的气氛,但也有些部分显得过于失控。尤其是在泰国诊所的“YD成形术”一场,医生们一边跳着滑稽的踢踏舞,一边唱着直白的歌词,性别转换的主题在这一场景中显得有些轻浮,甚至像是在开玩笑。很多时候,舞蹈与剧情没有有效的结合,反而让影片中的暴力场面变得有些像闹剧。
影片提出了一个有趣且深刻的问题:“改变身体,真的能改变灵魂吗?”这是一个类似于“忒休斯之船”的悖论。导演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将其留给观众思考。变性后的艾米莉亚似乎在进行自我救赎,但她的行为更多地像是一场表演。她在宴会上高歌自己的善行,却能清晰看透在场政客的腐化;她接回了失散的孩子,装作慈爱的姑妈,却以犯罪手段清除了一切障碍。影片中的这种矛盾使得艾米莉亚的角色显得分裂,她虽然脱去了暴力的外壳,但内心深处的凶狠却始终难以消除。
结尾时,艾米莉亚死后,民众将她视为圣像般抬起游行,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荒诞感。镜头扫过那些举着标语的群众,他们的面孔空洞麻木。你很难分辨导演是否在讽刺这种偶像崇拜,还是对墨西哥社会苦难的一种猎奇描绘。影片中的街头标语、报纸上残肢的照片、政客与毒枭之间黑暗的交易,这些社会景象更多像是背景的装饰,而非故事的核心。影片通过这些元素传达了一种感觉:恶人通过放下屠刀来企图立地成佛,但实际上,这不过是自我感动罢了。如果真的想铲除毒品,答案远远不止是依赖某个毒枭的良心发现,而是必须进行根本性的社会变革。
从外观上看,《艾米莉亚·佩雷斯》确实是一部华丽的电影,但仔细一看,你会发现它的结构略显凌乱。电影将跨性别转型的元素与音乐剧的魔幻现实感结合在一起,挑战了电影类型的边界。它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一个人的重生能否抹去他所犯下的所有恶行?然而,电影将这些复杂的元素过度堆砌,最终让整个故事的核心有所迷失。导演用浪漫化的方式处理了暴力和危险元素,给人一种粉饰太平的感觉。在毒品充斥的社会中,影片并未呈现出真正的“良心发现”,而是缺乏那种刮骨疗毒的勇气与决断。
《艾米莉亚·佩雷斯》无疑是一部充满矛盾的赎罪幻想片,影片在转型与罪孽之间的平衡上显得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