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音乐的旋律似乎应该流淌得悦耳动听。然而,若以《歌手2025》第七期的舞台为鉴,00后女歌手单依纯的展示,却未能如人所愿。她所演唱的《思念是一种病》,虽然意图深远,却因其表现而引来众多质疑。不少评论在网络间传播,纷纷认为她的演绎显得过于刻意,缺乏个人风格,那一声声的“黏糊糊”更是让人觉得难以倾听。
不仅如此,单依纯的形象也是成为了调侃的对象,网络上更是有人戏谑道,她似乎是在“顶个飞碟”上台表演。这样的风格和形象,无疑与她所需传达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
回顾本季,单依纯的表现屡屡引起争议。尤其是她对《李白》的电子化改编,更是遭到了不少人的猛烈批评,认为其“不知所云”,令人困惑。而在第七期的《思念是一种病》中,编曲的创作也成为众多观众热议的话题,常石磊的操刀,竟然被一些人认为“难听”,似乎情感的表达在音乐中并未达到应有的共鸣。
曾几何时,在第六期中,单依纯排名跌出前三,位置滑落至第四,让人不禁感叹,仿佛犹如一只高飞的鸟儿,逐渐被世俗的压力所困,失去了翱翔的动力。有人怜悯地认为她正经历着“高开低走”的窘境,似乎被这个舞台所消耗了自己积累的口碑。
回到个人,单依纯曾坦言选择《思念是一种病》的初衷,是为了献给她那因肺癌而住院的外公。她的这一份思念,充满了温情与感动,宛如春风抚面,令人心生暖意:“趁着我们还未被时间拉开距离时,让我们一起珍惜当下,不要留有遗憾。”幸好外公已经出院,这不禁让人感慨生活的温柔。
在后台的互动中,GAI表达对节目的热爱,单依纯却不失幽默地回应:“GAI哥,您真是爱这节目,下一季我可不敢来了。”这样的回应,似乎也是她对当前境遇的一种自嘲。
眼下,对于这次表演的争论颇为激烈,有人认为《思念是一种病》的改编不仅难听,甚至中间加插的rap也显得突兀,单依纯的声音似乎成了撑起整首歌曲的唯一力道。此外,也有粉丝呼吁她应当“专注于巡演和创作”,认为竞技类的综艺节目会消耗她的艺术生命力,而在编曲方面的争议,责任更在于背后的创作团队,而非单纯是歌手的表演。
或许,单依纯正处于一段从未有过的挣扎期,面对风评的两极化,她需要静下心来沉淀自己,学习与积累。在艺术的道路上,往往需要时间的磨砺与反思,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一条路。对于单依纯的未来,我们不妨寄予希望,希望她能够在风雨中坚持自己的信念,绽放出更为夺目的光彩。愿她在音乐的旅途中,带着初心与勇气,一路高歌,直至梦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