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园弄》宣传了大半年,终于在国内上映,但结果却迎来了不小的吐槽声,某瓣评分仅有5.9,评论区充满了批评之声,照此趋势,评分恐怕还会继续下滑。
尤其是章子怡的表现,似乎成了吐槽的焦点。不少评论说她毫无演技,甚至有人觉得她演得过于用力。
这部电影是章子怡离婚后的首部大女主作品,原本大家都期待,摆脱了世俗婚姻束缚的她,能够迎来事业的新高潮。然而,现实却给了她一记当头棒喝。她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了。
回顾章子怡这几年的作品,2018年的《无问西东》是她最后一部评分超过7分的电影。七年过去,章子怡不仅交不出好作品,更危险的是,逐渐失去了观众的喜爱。
曾几何时,章子怡是中国影坛最耀眼的明星。天赋加上命运的眷顾,让她19岁就被张艺谋挑中,出演《我的父亲母亲》,一夜成名,拿下百花奖影后。接下来的《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茉莉花开》等作品,让她一跃成为银幕上的传奇。
那时,章子怡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公众的心。她的演技、恋情、家庭背景,所有的一切都被放大,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她身上所散发的复杂性和神秘感,让公众无法停止对她的窥探。
年轻时的章子怡,喜欢华丽的钻戒、闪亮的礼服,用这些闪烁的物品宣告自己的荣耀和成功。她身上那种逆袭的故事、野心满满的目光,深深打动了那个时代的观众。
然而,时代变了。如今的观众,喜欢的是轻松、真实、自然的东西,而不是那些刻意追求完美、拼尽全力去得到的东西。
前不久看了《是女儿是妈妈》的最新一期,虞书欣作为代理女儿的表现让我恍若有所悟。她坦然对待自己与妈妈们的互动,毫无隔阂感,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这种亲和力,让她成为当下顶流的原因之一。
而章子怡的魅力却逐渐消退。她身上那种过于紧绷、冷峻和优越感,让观众难以产生共鸣。她的演技和个性,虽然曾经辉煌,但在如今的观众眼中,已经显得有些遥不可及。
尤其是几年前,她在一档演技类真人秀节目中的表现,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当时,她对年轻演员的批评很尖锐,甚至对金莎的演技提出质疑,表现得有些不近人情。她无法理解年轻演员在困境中的挣扎,因为她从未经历过类似的困境。
从一开始,她就站在命运的高峰。没有经历过跑组的辛苦,没尝过拒绝的苦涩。即使在口碑最低谷的时光,依旧有好剧本和导演找上她。而那些年轻演员,面对无戏可拍的困境,她却无法真正理解。
在章子怡的世界里,她的一切看似理所当然,事业巅峰、无数荣誉、世俗圆满,这一切似乎都在她的掌控之中。她的幸运仿佛成了她的盲点,使她在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或许正是这种优越感,让大众无法产生同情。即使她离婚,许多人依然不会对她心生怜悯。她从来不需要同情,因为她始终认为自己是强者。
她那层坚硬的外壳,使她与观众的距离越来越远。观众也很难在她身上找到共情的点,这种隔阂感,也让她的表演变得有些刻意。
《酱园弄》的失利,或许为她的职业生涯增添了一份不确定性,但我相信她不会轻易认输。早在年轻时,她就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一直在为此拼尽全力。她的目标坚定,她的决心依然不改。
无论如何,我依旧钦佩她。钦佩她从未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哪怕面对人生的无常与变化。钦佩她一次又一次地将自己燃烧,孤注一掷地追逐目标。
她注定不会成为大多数人心目中的“亲民女神”,站在高峰上的人,孤独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