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东东
编辑|向晚晩
近期,由白鹿与曾舜晞共同出演的电视剧《临江仙》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的热潮,除了男女主角的出色表演,老戏骨于荣光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于荣光在剧中饰演的角色玄微,与弟子之间的互动充满了欢笑,但在青阳去世后,玄微在宗门大殿中的眼神特写又极具悲凉与无奈。
剧情方面,经过两百年的闭关,玄微重新出山负责净云宗的事务,并协助花如月设下圈套对抗萧靖山,是花如月计划的核心执行者。尽管于荣光的戏份不算多,但他精湛的演技为这个复杂角色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与剧中对花如月的忠诚相比,戏外于荣光对妻子的忠诚同样显著,然而现实却与电视剧截然不同,他的妻子在面对于荣光的忠诚时却提出了离婚,让众人大感意外。
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于荣光最初是以京剧艺人身份出道的,他出生在京剧世家,父亲是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鸣魁。仅八岁时,于荣光便跟随父亲学习京剧,十二岁时考入北京风雷京剧团。从跑龙套的角色一路成长为主角,他在《战马超》中饰演马超,出色的表演使他成为当时北京市最优秀的京剧武生之一。
1982年,于荣光观看了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这让他从小习武的心灵深处与之产生强烈共鸣,因而萌生了进入电影行业的想法。然而,他却未能通过北京电影学院的演员培训班,这使他觉得自己的演员梦变得遥不可及,命运却在此时为他开了一个玩笑。
同样是1982年,香港导演徐小明发掘了于荣光,而他正是导演《大侠霍元甲》的那位。于荣光对此无比兴奋。在筹备《木棉袈裟》时,于荣光凭借扎实的武藤底子顺理成章地获得了扮演头号反派空大师祁天远的机会。于荣光从小流淌在血液里的武打才华,加上在京剧中磨练出来的演技,使他迅速成名。
自《木棉袈裟》之后,于荣光很快成为香港影视圈瞩目的焦点,接连拍摄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电影。拍完《木棉袈裟》后,通过家人介绍,于荣光结识了王玉苓。两人都是北京人,王玉苓既端庄大气又人品优秀,二人迅速相知相恋,并于1986年携手步入婚姻。
在此后的这些年中,于荣光在娱乐圈奋斗,合作过的女星包括林青霞、王祖贤、杨紫琼和伊能静等,但从未传出过任何绯闻,他始终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即便是职场上最专业的狗仔队也未发现于荣光有任何不当行为,这样的坚持实在令人佩服。
“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这句诗正好形容于荣光的演艺生涯。他就如他所饰演的关羽一样,全心全意投入事业,对妻子忠诚,对其他事物则毫不留情。 然而,随着事业日渐腾飞,于荣光却渐渐忽视了对妻子的陪伴,将青春奉献给了事业,遗憾则留给了家庭。
自1986年与王玉苓结婚起,二人生活在一起的时间不到半年,因为拍戏相隔千里,远在香港的他与在北京的她,常常难得见面。即使于荣光回到北京拍戏,也一直扎根于剧组,鲜有回家探望。婚后第一次回家,他见到了刚满三个月的儿子和看起来疲惫的妻子,一时之间哑口无言,最后他将赚来的所有钱都交给了妻子,虽然妻子的埋怨在那一刻消散,但不久后,于荣光又因拍戏离开了家。
身为一个人,照顾孩子和老人,这份辛劳即使有再多的金钱也无济于事。有一次儿子高烧不退,王玉苓给于荣光打电话,希望他能回家照顾孩子。或许于荣光觉得这不过是小事,但他从未意识到妻子在独自面对这样的坚难时多么脆弱。
表面上看,王玉苓是要求他回来照顾孩子,实际上是宣泄着对于荣光的愤怒,抱怨丈夫总是把事业放在首位。丈夫在荧幕上光鲜亮丽,而她在家中独自承担着男人和女人的角色,家里的饭菜由她自己做,灯泡坏了她自己更换,孩子生病时也是她一个人照顾。就连过生日,陪伴她的只有自己。
虽然金钱能带来物质享受,却无法弥补孤独带来的心灵空缺。外人眼中的于荣光长得帅气、专一与能赚,堪称模范丈夫;但在王玉苓心中,他却并不是一个好丈夫。
“各自成全,才是婚姻中最大的体面。”到了2025年,于荣光的儿子开始工作后,王玉苓向于荣光提出离婚。这一要求让于荣光感到意外,他坚决不同意,王玉苓随后向法院申请冻结了他的资产并提起诉讼。
众人不解,35年来两人一直相处良好,怎么在于荣光快退休的时候却选择了离婚呢?其实在王玉苓心中,于荣光早已是可有可无。于荣光的不顾家庭不仅体现在对待妻子,连对亲生父母也如此。在2003年时,医生告知于荣光,躺在病床上的父亲可能活不久,他得知后选择隐瞒父亲的病情,并用钱让家人带父亲外出游玩。结果他的父亲得以维持了七年,然而临终前王玉苓几次电话催促于荣光赶来见父母最后一面,但他总以拍戏为由推脱。
等到拍完戏,匆匆回到家时,父亲已然过世。于荣光对事业的过于热爱让他忽视了家庭,王玉苓早已心灰意冷。虽然两人几次走上法庭,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婚。可能于荣光心里明白,给不了足够的爱和陪伴,不如放手让对方追求自由。
离婚后,于荣光将一半的财产分给了王玉苓,然而再多的金钱也无法弥补她多年来的孤独。外界看似不应离婚,毕竟孩子已成人,应该享受天伦之乐。然而离婚对二人而言也是一种解脱,王玉苓想为自己的人生再活一次,而于荣光则希望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演艺事业。终究,这才是婚姻最体面的归宿。
写在最后:
正如杨绛所言:婚姻最美好的模样不是轰轰烈烈,而是在于一生一世的陪伴,细水长流。优秀的婚姻,如同并肩生长的两棵树,根系相连却又彼此向上生长。我们常常高估物质在婚姻中的重要,殊不知若婚姻只有物质,便成了一场赤裸裸的交易。很多男性以为给妻子金钱便是爱,然而女性并非无法赚取金钱,她们在家庭中付出着许多无形的努力。
这些努力往往被忽视,也难以用金钱衡量。真正需要的,是伴侣的陪伴,因为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END—
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