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电影界最为荣耀的奖项之一——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终于落到了62岁的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手中。这位一直被誉为“好莱坞拼命三郎”的明星,经过长达35年的奥斯卡“陪跑”历史,终于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小金人。这座奖杯是他为电影事业倾尽全力的证明,还是奥斯卡对于商业票房的妥协?
汤姆·克鲁斯的奥斯卡之路,简直可以写成一部“血泪史”:
- 1990年,《生于七月四日》一度被看好能为他赢得最佳男主角,然而最后却被丹尼尔·戴-刘易斯凭借《我的左脚》拿走;
- 1997年,他再度冲击影帝,凭《甜心先生》一度大热,却被《闪亮的风采》的杰弗里·拉什从中抢走;
- 2000年,凭《木兰花》提名男配角,结果迈克尔·凯恩凭《苹果酒屋法则》拿奖;
- 2023年,《壮志凌云2》凭借惊人的票房表现入围最佳影片,却又被《瞬息全宇宙》横扫。
四次提名,四次失利,影迷甚至戏称:“奥斯卡欠阿汤哥一座小金人,就像小李子欠观众一个不咆哮的表演。”对于这些失之交臂的提名与奖项,终身成就奖往往带着一层“你已不再是竞争者”的含义——“你很棒,但我们不再想让你与新一代演员争奖了。”
2016年,成龙获得终身成就奖时,网友曾调侃:“奥斯卡是在告诉你‘你打得太辛苦了,别再打了’。”如今阿汤哥同样获得了这项荣誉,不禁让人猜测:“是不是奥斯卡觉得他年纪大了,未来可能再也拿不到表演奖,干脆送上一张‘敬老院入场券’?”
不可否认的是,汤姆·克鲁斯的影响力依然不减,2023年他凭《壮志凌云2》获得了14.9亿美元的票房,这部影片被《纽约时报》赞誉为“救活好莱坞的男人”。而2025年,他出演的《碟中谍8》上映后,全球票房已经突破4亿美元,成为暑期档的超级巨星。
现如今的奥斯卡面临收视率持续下滑的问题,需要像阿汤哥这样的“票房巨星”来为其注入活力和热度。或许,颁给他这座终身成就奖,既是对他的安抚,又是一种借势操作,借此引发更多关注。
作为一位以“无需替身”著称的演员,阿汤哥的敬业精神早已成为传奇。62岁的他依然在《碟中谍8》中亲自上阵,挑战各种惊险刺激的特技:
- 他曾在零下40℃的海水中裸潜,拍完后直接因低温症昏迷;
- 2400米的高空中,他单手悬挂在飞机外拍摄;
- 他还挑战过燃烧降落伞跳伞,落地时距离悬崖仅10米。
这些极限动作的背后,不仅展示了阿汤哥的“拼命三郎”精神,也让观众感到些许担忧:“阿汤哥,你都60多了,能不能少点‘卷’?再这样,年轻演员可能都不敢用替身了!”他的这些勇猛举动,确实让人刮目相看,但也暴露出好莱坞对“血肉之躯”的过度消费。
奥斯卡一向偏爱文艺作品,动作片演员想要拿奖几乎是“天方夜谭”:
- 史泰龙为硬汉形象奉献了40年,但至今无一座奥斯卡;
- 基努·里维斯凭《黑客帝国》成为影坛传奇,但连提名都没能获得;
- 而阿汤哥拼尽全力,最后获得的却仅仅是一座“终身成就奖”。
这让人不禁质疑:“难道演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历史人物才是拿奖的唯一途径?难道动作演员的努力就不值一提?”在CG特效几乎主导大片的时代,阿汤哥坚持用实拍来呈现每一个镜头,这种精神虽然值得敬佩,但也暴露了电影行业的某种畸形发展:
- 观众对实拍的热衷已经让演员“玩命”成为了行业常态;
- 制片方更乐于看到阿汤哥跳飞机的画面,因为这比“内心戏”更能卖票;
- 奥斯卡一边表扬实拍精神,一边又把大奖授予那些满是CG特效的大片,堪称“言行不一”。
最终,11月16日,汤姆·克鲁斯将正式捧起他的首座奥斯卡小金人。这座奖杯,既是对他40多年拼搏奋斗的认可,也是奥斯卡在商业与艺术之间矛盾的体现。也许,真正的赢家并不是阿汤哥,而是好莱坞——它成功地让一位演员以鲜血与汗水,撑起了整个行业的票房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