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玉兰颁奖典礼上,闫妮自信地接受了采访,笑容满面地用方言表达了自己的喜悦,直言“开心滴很”。虽然是第七次获得提名,闫妮对结果并不在意。她坦言,能获得七次提名,自己已心怀感激,结果如何对她来说并不重要。从闫妮的神态中可以看出,她无疑是轻松愉快的,那种快乐的状态是无法伪装出来的。观看她的采访后,我深刻体会到,颁奖典礼的魅力,有时恰恰藏在“台下”的表现中。
不少人都被她在《小巷人家》中塑造的“妈妈”一角所打动,她的演绎深入人心,甚至有观众称她的角色是“嘴替”,这并不夸张。正是她那种清醒的表现,吸引了许多观众对这部剧的关注。她所扮演的角色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充分展现了她的实力,也没有让自己感到受委屈,这展现了女性真正的崛起。用“炉火纯青”来描述闫妮的演技并不为过,她在表演中毫无痕迹,无论是与实力派演员还是偶像派搭戏,她的表现都无可挑剔。
通常大家认为方言会使表演显得不真实,但闫妮在众多作品中证明了,方言不仅不会影响她的演出效果,反而成为了她的一大优势。她几乎成了陕西方言的代名词,很多观众在观看完她的作品后,对陕西方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武林外传》中,观众并没有觉得出戏。由此可见,真正的问题从来不是方言,而在于演员如何运用。
关于闫妮是否有希望获得白玉兰最佳女主角,我认为她的机会非常大。她的获奖绝对不会让人感到疑虑,因为她的演技和作品都足以支撑起这份荣誉。即便未能获奖,观众依然会对她表示认可,这对闫妮来说已然足够。她的出色不再需要奖项来证明,这恰是所有演员所追求的目标,而显然,闫妮已经成功达成了这一点,这就是她独特的魅力所在。
闫妮的作品总是走向大众,她的参与让观众觉得一定是一部优秀的剧集,而她的演技从未让人失望。加之她从不进行炒作,闫妮的口碑可谓极佳。毫不夸张地说,她若获奖,绝不会引起争议,因为《小巷人家》在观众中确实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黄玲这一角色在她的演绎下鲜活生动,尤其是有生活阅历的观众,对闫妮的表现相对更为青睐和理解。
在《小巷人家》中,闫妮塑造的黄玲,从市井生活中的“泼辣干练”到在家庭矛盾中表现出的“隐忍纠结”,再到最终抛开世俗束缚的“放飞自我”,构成了一个立体而真实的人物,她的成长与变化,融入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她被提名实至名归,而是否能获奖已不再重要,观众对她的认可早已超越了奖项本身。
不少人或许会觉得闫妮有些可怜,七次提名白玉兰奖却未能获奖,但实际上,闫妮曾经获得过最佳女主角的殊荣,且她把“三大奖”都囊括于怀。因此,她的从容与不在乎并非做作,而是源于她自身的成就与实力。她的作品、演技与成功已无需借助奖项来证明,获奖与否对她而言早已释然,她只是在尽情享受这场聚会,因此才能展现出如此良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