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维京时代的辉煌传说——《维京传奇:英灵神殿》第1季
《维京传奇:英灵神殿》第1季,是一部由美国、爱尔兰和加拿大联合制作的剧集(原名Vikings: Valhalla Season 1,亦称《维京传奇衍生剧》),承接了《维京传奇》六季结束后的故事,时间线跨越百余年,将视角聚焦于维京时代的暮色黄昏,继续在历史与虚构间描绘那段传奇。
本剧开篇即以英格兰圣布莱斯节大屠杀震撼人心,英格兰国王埃塞尔雷德无视契约,残忍屠杀维京定居者,这一消息如野火般传回北欧,激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怒火中烧的复仇之心。丹麦国王卡努特集结兵力,格陵兰的莱夫兄妹—莱夫和弗雷迪斯也被卷入这场风暴,而挪威的野心王子哈拉尔也乘势而上。三条主线紧密交织,呈现出刀剑碰撞的激烈与信仰撕裂的痛苦交织的宏大画卷。
与原剧一样,《英灵神殿》深刻表现了信仰之间的冲突与碰撞。历经多年交流与征战,维京人最大的敌人不再是撒克逊人,而是内心的分裂与矛盾。基督教与异教信仰的对立日趋激烈,复仇的号角以宗教之名吹响。奥拉夫高举十字架,断言“异教徒不配与我们并肩作战”,与此同时,旧神奥丁的雕像在暗影中逐渐失去光辉。文明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还是要靠生产力的较量决定归属,而信仰冲突则成为掩盖这场文明碰撞的面纱。
莱夫·埃里克森,是典型的“英雄之子”形象。身为传奇“红人埃里克”之子,他肩负着沉重的期望,格陵兰的身份让他在挪威社会边缘化。他的魅力并非张扬的领导气质,而是隐藏在沉默背后的深沉力量。从风暴中的冷静掌舵,到伦敦桥战役中突然爆发的致命一击,莱夫如同冰封海面下的暗流,静静积蓄,终将爆发惊人力量。
他的妹妹弗雷迪斯则是少数真正继承了维京魂的角色。她背负着基督徒刻下的十字架伤痕,却将其转化为复仇的象征。她的形象跳脱了典型的“女战士”套路,强悍中带着脆弱,信仰夹杂着迷茫。乌普萨拉神庙的幻象加深了她的理想信念,她在雪地中高举战斧,嘶吼着“我为奥丁而战”,她不仅是旧时代的残存信徒,更像被重塑的维京女神,坚守着被碾碎的旧世界。
而挪威王子哈拉尔则显得更为复杂,他并不像兄妹那样纯粹。沉迷于权谋游戏的他,裹挟着基督徒的外衣,爱情与算计交织。他与莱夫的兄弟情,和与弗雷迪斯的暧昧关系,犹如北欧多变的天气,阴晴不定。哈拉尔的立场模糊,他既非传统英雄,也非彻底反派,仅仅是乱世中一位紧紧盯着王冠的普通人。
《维京传奇》原为爱尔兰制作,而《维京传奇:英灵神殿》则由Netflix推出,展现了其典型的多元文化倾向。剧中重要角色哈康领主被改编为黑人,这在历史上并不符合事实,但制片方借此展现卡特加特作为多元文化熔炉的形象,城市中非洲商人与亚洲工匠交织穿梭,信仰多元共存。尽管这一改动旨在彰显包容,难免也让人感觉政治正确的意味稍显矫枉过正。
本剧在时间线处理上显得颇为仓促,放弃了原剧慢火细炖的叙事风格。拉格纳用了四季时间完成从农夫到传奇的转变,而莱夫的蜕变则像被快进般急速推进。前三集中尚在表现他对暴力的恐惧,第五集就迅速成为战场上无可阻挡的战神,角色成长显得略微突兀。宗教辩论同样缺乏深度,基督徒与异教徒间互相指责对方为假神,但未能达到《维京传奇》中那种富有层次的信仰对比。
《英灵神殿》并非严肃的历史剧,而是一部回归个人英雄主义的传奇速写。莱夫·埃里克森和卡努特大帝原本不应同台竞技,圣布莱斯节大屠杀与伦敦桥战役本应相隔十余年,但剧中被人为压缩时空,连环上演复仇大戏。这里不是历史课堂,而是为了戏剧冲突的紧凑和精彩,导演选择牺牲历史的严谨。
信仰的撕裂撕开维京人的内心,新鲜血液延续那段不灭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