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御用师奶”去做月嫂,这有什么好唏嘘的?
难道离开聚光灯,就等于人生掉价了吗?
看到这种新闻,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觉得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另一方面又忍不住思考,在名利场里打拼过的他们,真的能甘心回归平淡吗?
黄凤琼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娱乐圈的残酷现实。
有人挤破头想往里钻,有人却头也不回地离开。
她年轻时也曾怀揣梦想,参加选秀,想要在美女如云的TVB闯出一片天。
可现实是,她只能演一些小配角,甚至连名字都没有。
时间久了,热情也被磨灭了。
2013年,黄凤琼所在的电视台出了问题,这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她看不到香港影视圈的未来,于是选择和家人一起移民加拿大,彻底告别了演艺圈。
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她已经是一位年近六旬的月嫂,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看到她的近照,很多人都觉得她“成了大妈”,为她感到惋惜。
但黄凤琼自己却很坦然,她说她喜欢现在的生活,喜欢照顾孩子,偶尔还会参演话剧过把瘾。
黄凤琼的选择,代表了一部分港星的生存现状。
在TVB,演员的收入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很多人的月薪只有几万港币,扣除高昂的生活成本,所剩无几。
与其在娱乐圈苦苦挣扎,不如换一种活法,过上安稳的生活。
另一个例子是陈思齐,她曾是TVB力捧的小花,凭借甜美的长相和不错的演技,圈了不少粉。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事业也遇到了瓶颈,角色越来越少。
2025年初,她宣布加入“路边摊大军”,开始摆摊卖鸡爪。
这个决定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但陈思齐却觉得很坦然。
她说人生没有什么是不能做的,她既可以做演员,也可以做摆摊卖货的人。
还有李绮红,她饰演的郭襄和小辣椒张菁,至今都是观众心中的经典角色。
但她在事业巅峰期,却选择了退圈。
原因是她患上了抑郁症,无法适应高强度的工作。
退圈后,李绮红转行做了医生,过上了按部就班的生活。
虽然告别了明星的光环,但她却收获了内心的平静。
这些港星的选择,和内娱的明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内娱,演员的片酬动辄上千万甚至上亿,他们享受着高人一等的待遇。
但与此他们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举一动都受到关注,稍有不慎就会被骂上热搜。
更重要的是,内娱的演员似乎很难接受自己“过气”的事实。
很多人为了维持热度,不惜炒作绯闻、参加综艺,甚至不顾形象地直播带货。
他们似乎忘记了,演员只是一份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为什么港星可以放下身段,去做月嫂、摆地摊、当医生?
因为他们更加务实,他们知道自己只是普通人,也需要养家糊口。
他们不会把自己看得太高,也不会觉得从事其他工作是“掉价”。
这种务实的态度,值得内娱的演员学习。
演员也好,明星也好,都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也不要觉得高人一等。
放下身段,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才能活得更加真实和快乐。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演员也不例外。
他们在舞台上光鲜亮丽,但回到生活中,也要面对柴米油盐。
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他们的自由,我们没有必要替他们感到惋惜。
只是希望,内娱的演员们,能够早日认清自己的位置,不要活在虚幻的光环里。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与其在风口浪尖上挣扎,不如脚踏实地,过好自己的生活。
人嘛,最要紧的是开心,其他的都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