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日本导演铃木清顺在电影《悲愁物语》中深刻揭示了资本制造明星背后的残酷现实。影片描绘了高尔夫球手樱庭丽子从一个自由挥杆、充满梦想的少女,逐渐沦为商业机器中的提线木偶。五千万日元的巨额合约,最终换来的却是梦想化为灰烬的凄凉结局。五十年后的中国影坛,同样涌现出许多类似的故事,这些故事如同一面面镜子,反映出个体在资本浪潮冲击下的挣扎与迷失。无论是在光影交织的电影世界,还是在现实的直播间,资本与梦想的碰撞始终是不可回避的主题。国产电影也从不同角度切入,生动展现梦想在资本压力下跌宕起伏的轨迹。
当下的社交平台和视频网站上,铺天盖地的“草根逆袭”“一夜成名”故事看似励志,但其背后无不笼罩着资本的阴影。那些在直播间里高呼“家人们下单”的主播,与《悲愁物语》中违心称赞球杆的丽子,实质上并无二致——都是资本驱使下的虚假表演,只为换取生存的资本。我们自以为是在追逐成功,实则早已沦为资本棋盘上的一枚棋子。丽子烧毁电视机的经典镜头,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演:有人摔坏直播设备挣脱流量枷锁,有人撕毁合同试图找回自我,还有人在深夜面对电脑陷入深深的迷茫与自我怀疑。铃木清顺半个世纪前揭示的残酷真相依然鲜明:当资本成为衡量一切的尺度,每一个追求“成功”的人,都可能无意中葬送了自己的梦想。
回望近年来中国电影中的资本与梦想主题,多部作品从不同层面展现了这一矛盾的复杂性。由邢文雄执导的喜剧《人生开门红》(2024年上映)讲述了一群怀揣直播梦想的普通人误入网红直播行业的故事。在资本的操控下,他们不得不扮演各种夸张的人设,为流量不惜放弃自我。影片以黑色幽默的手法剖析了直播行业的乱象,演员常远、邓家佳的表演极具张力,将被流量异化的众生相生动呈现。特别是直播间里那声嘶力竭的“家人们点关注”与背后疲惫麻木的真实面孔形成强烈反差,深刻映射了资本如何将梦想异化为逐利工具。
同样于2023年上映的剧情片《气球》,导演王磊通过一位女主播扮演“乡村仙女”在直播中展现田园生活的故事,揭露了资本异化真实生活的残酷。白天镜头前的甜美笑容与夜晚昏暗出租屋里啃泡面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影片采用大量手持镜头和冷色调画面,营造出令人窒息的压抑氛围,将资本如何扭曲个体真实生活的过程生动展现。
而尚未上映的金融犯罪大片《猎金?游戏》,则由邱礼涛执导,刘德华、欧豪等实力派演员加盟,聚焦资本市场暗流涌动。故事描绘一群人因财富梦想踏入资本市场,却逐渐陷入欺诈、操纵和背叛的金融漩涡。影片预告已引发热议,有望成为国产电影中探讨资本黑暗面的重要作品,深入剖析资本、梦想与人性的复杂关系。
2025年上映的《少女佳禾》由周笋执导,通过少女李佳禾的视角,表面讲述她追寻偶像陆齐的故事,实则揭露偶像工业背后的资本压榨。经纪公司将练习生们塑造成符合市场需求的商业符号,资本对青春梦想的剥削淋漓尽致。影片将犯罪悬疑与偶像产业批判巧妙融合,邓恩熙饰演的李佳禾从狂热追星到认清现实,折射出造星产业对粉丝和艺人的双重伤害。
曾国祥执导的《少年的你》(2019年)虽然聚焦校园暴力,但其中易烊千玺饰演的角色小北被资本包装成网红的支线剧情尤为震撼。导演通过监控视角记录小北被改造的过程,从服装妆容到神情变化,生动展现了资本对个体的规训和异化,丰富了影片层次,也引发了对流量时代个体命运的深刻反思。
同年上映的《大微商》由李锐执导,讲述创业青年梁田在微商行业的奋斗历程。影片真实展现了创业初期的艰辛与资本介入后的矛盾冲突,资本逐利性与创业初心之间的碰撞让梁田的梦想受挫。程媛媛等演员精彩诠释了创业者在理想与现实夹缝中的挣扎,也表现了事业与家庭的复杂纠葛。
2017年大鹏导演并主演的《缝纫机乐队》以喜剧和音乐为外壳,讲述小镇青年胡亮为守护摇滚梦想组建乐队,与被资本驯化的成员丁建国之间的矛盾。影片通过幽默叙事,深刻探讨资本对音乐艺术的侵蚀与同化,摇滚公园与商业开发的冲突,艺术理想与市场现实的博弈发人深省。
而2016年的《梦想合伙人》则聚焦女性创业,导演张太维讲述三位不同年龄女性从竞争对手变成创业伙伴的故事。影片细腻描绘了互联网电商创业浪潮中的资本介入,如何导致公司决策偏离初心,最终三人关系破裂。姚晨、唐嫣等演员的表现使影片真实反映了创业者面对资本压力时的艰难抉择。
写到这里,我偶然刷到一位网红的道歉视频,她哽咽着说“人设是团队定的”,评论区却充满“恰烂钱活该”的责难。这不禁让我回想起《悲愁物语》结尾,丽子在雨中孤独挥杆,高尔夫球落入沙坑的声音虽轻,却沉重地敲击着心灵。在这个被资本与流量裹挟的时代,我们每个人是否也在生活的舞台上扮演着某种角色?是否曾反复调整微笑的弧度,是否在工作群里删改真实想法?或许,我们都在寻找那个未被资本染指的真实自我。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你认为当下的“成功”,是挥杆追逐梦想,还是在不知不觉中为自己挖掘深坑?从彼此的经历中,或许我们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