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这嘴是开了光吗?
怎么一上节目就状况百出,难道“一孕傻三年”的Buff在她身上就没过期?
咱先不说她是不是故意整活儿,但就这接二连三的“口误”和引发的争议,真令人怀疑她是不是自带话题流量体质。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朱丹又双叒叕在综艺节目上翻车了。
这次不是叫错人名,也不是说错地名,而是因为一些发言,让“重男轻女”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次被顶上了热搜。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节目里宁静在做菜,朱丹寻思着要分配鸡腿。
分就分呗,结果她张口就来:“两个鸡腿给弟弟吃,弟弟要长身体。”这话一出,空气都凝固了三秒。
要知道,现场还有个20岁的妹妹欧阳娣娣呢!
按理说,这年纪的姑娘也需要补充营养啊,怎么就直接忽略了呢?
更绝的是,宁静这种见过大风大浪的人,都赶紧出来打圆场,说:“我们以前也这样,跟谁关系好就给谁好吃的。”这摆明了就是想给朱丹一个台阶下。
结果呢?
朱丹愣是没接住,直接承认自己就是想着弟弟要长身体。
这操作,简直令人惊掉下巴。
这事儿还没完,网友们顺藤摸瓜,扒出了朱丹以前在节目里的发言。
她说自己把儿子和女儿安排在同一个幼儿园的混合年龄班级,为的就是让大三岁的姐姐照顾弟弟。
这样一来,儿子上学就不用哭闹了,姐姐还能在学校喂饭。
这话听着,朱丹自己是挺得意,觉得这主意简直妙不可言。
可一旁的男嘉宾直接就炸了,说接受不了,不敢想象自己的女儿要像姐姐一样照顾二胎,觉得姐姐压力太大,太心疼了。
这两件事一叠加,朱丹“重男轻女”的帽子算是彻底戴实了。
这事儿一出,网上各种声音就冒出来了。
有人说,这年头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有这种老掉牙的思想?
也有人说,这纯粹是断章取义,人家可能就是随口一说,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还有人说,这节目组是不是故意搞事情,就等着这种话题来炒作?
这种家庭内部的资源分配问题,一直是个敏感话题。
尤其是在有两个或多个孩子的家庭里,父母的偏心眼儿,有时候是无意的,有时候是习以为常的,但往往会对孩子造成很深的影响。
就拿朱丹这件事来说,她给弟弟分鸡腿,让姐姐照顾弟弟,这些行为本身可能并没有恶意。
她或许只是觉得弟弟年纪小,需要更多的照顾,姐姐懂事,可以帮着分担一些。
这种看似“合理”的安排,却很容易让孩子感受到不公平。
弟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资源,姐姐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压力。
长此以往,弟弟可能会变得依赖和自我中心,姐姐可能会变得懂事早熟,但内心却渴望被关注和被爱。
这种影响,可能在孩子小的时候并不明显,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逐渐显现出来。
弟弟可能会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姐姐可能会觉得自己被忽视和牺牲。
更深层次地看,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其实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体现。
在很多传统观念里,男孩被认为是家族的延续,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和期望。
而女孩则被认为是“赔钱货”,迟早要嫁出去,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资源。
这种观念,在当今社会虽然有所改变,但仍然存在于很多家庭里。
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里,父母可能会更加倾向于把资源倾斜给儿子,希望他能出人头地,改变家族的命运。
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说所有家庭都存在“重男轻女”的问题。
也有很多父母,他们对孩子一视同仁,给予他们平等的爱和支持。
我们也要承认,这种现象仍然存在,并且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说回到朱丹这件事,她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会被放大。
她的发言,不仅仅代表她个人的观点,也可能会影响到很多人。
她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传递一些错误的价值观。
我们也不能对她进行道德绑架,要求她必须做到完美。
人无完人,谁都会犯错。
她应该认真反思自己的言行,避免重蹈覆辙。
至于“重男轻女”这个问题,它不仅仅是朱丹一个人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我们需要反思这种观念的根源,努力消除这种不公平的现象。
这事儿吧,说到底还是观念问题,有些东西可能已经刻在骨子里了。
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本经,啥时候才能念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