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鹤擎在节目中展示了师娘王惠发给他的微信内容,师娘在微信里表达了对他为鼓曲所付出的感谢。事实上,上一次收到师娘如此感谢的人,还是德云社副总栾云平。师娘当时对栾云平说:“德云社得谢谢你,孩子。”副总不仅截图发微博炫耀,还特意把这句话打印出来,作为在团综做述职报告时的“证据”,足见师娘的认可有多难得。
栾云平作为德云社的大管家,承担了许多幕后工作,才能得到师娘的感谢。那么,张鹤擎到底做了什么,赢得了师娘的认可呢?
最初,德云鼓曲社全国巡演时,表演阵容是三对相声演员搭配鼓曲演员一起上台。可是,鼓曲在南方观众中的接受度并不高,许多人只是来看相声,鼓曲表演时却纷纷离场,直到相声开始才回来。第一场演出就出现了这样的状况,着实让张鹤擎着急。公司安排他们跟着巡演的目的,不只是让他们说相声,更重要的是用相声带动鼓曲。那么,如何让相声观众也喜欢上鼓曲呢?
第二场演出时,张鹤擎将相声与鼓曲巧妙结合起来。他根据不同场地和观众的特点,融入了一些当地元素。张鹤擎的创作力非常惊人,他利用相声中的包袱深化了观众对鼓曲的印象。在相声环节,他还教观众如何给鼓曲演员叫好,观众学会了之后,鼓曲演员一上台,现场气氛立刻活跃起来,离场的观众也慢慢留下了。
更有趣的是,张鹤擎用名字做包袱,进一步加深了观众的记忆。他玩转自己的名字,“张婉莲”、“张起开”、“张起灵”……每一个名字都能逗得台下笑声连连。这些名字都是他为鼓曲巡演特别创作的。
在德云鼓曲社里,唱鼓曲的艺人名字中会带“婉”字,乐队成员则带“绮”字,这给了张鹤擎灵感。他自称“张婉莲”,表示要跟随师娘王惠学习白派京韵大鼓。“婉莲”既像挽联,又体现白派风格,既贴切又有趣,观众自然也印象深刻。
如今,张鹤擎一上台,台下观众都会齐声喊“张婉莲”。但他并不满足,继续发挥创意,讲述师娘不肯收他的故事,最后在家中苦苦求师娘,师娘让他“起开”,他顺势获得了新名字“张起开”。这样,一人拥有了三个名字,“张婉莲”、“张起开”、“张起灵”,不仅成了包袱梗,也加深了大家对白派京韵大鼓的印象。三个艺名等于三份收入,德云社的钱基本都被他赚走了。
不过,光靠这些还不够。每次鼓曲巡演前一天,张鹤擎都会开直播,宣传次日的演出阵容、地点和节目,顺便向大家普及鼓曲社的相关知识。闲暇时,他还会带着鼓曲演员一起拍短视频,借此提高她们的曝光率,默默推动鼓曲的发展。连郭德纲在返场时都夸他做得好。
师娘王惠是白派京韵大鼓的传人,鼓曲社里也有她的几个徒弟。张鹤擎一直在为鼓曲宣传出力,师娘自然对他心怀感激,这才有了那条真情流露的微信感谢。
不仅如此,张鹤擎因为鼓曲有了三个艺名,而因评书又获得了新的名字。
郭德纲对张鹤擎非常器重,直播中还半开玩笑地问他要不要跟自己学评书。郭德纲的评书师承金文声先生,曾培养了不少评书门徒弟,比如阎鹤祥、李九春等。近年来,郭德纲相声门徒众多,但评书门徒却寥寥无几。张鹤擎能被郭德纲主动邀约,足见他的实力和潜力。
张鹤擎立刻表达了想学的意愿,旁边的陶婉岚和张婉怡也表示想一起学。师父喝水时,他立刻起身为师父添水,尊敬之情溢于言表,还叫上师姐,几句话就敲定了学评书的事。
相声讲究“技多不压身”,张鹤擎若能跟着郭德纲学几分评书,必定受益匪浅。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为他取了新艺名。
郭德纲评书门弟子的名字中带“景”字,比如阎景俞、李景棠。网友们听说张鹤擎要学评书,立刻为他设计了新名字:“张井盖”或者“张景空”,希望他学成之后能声名远扬。
自从加入德云社后,张鹤擎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简直像开了挂一样。师父郭德纲对他的器重也越来越明显。郭德纲的游轮专场官宣时,张鹤擎的名字赫然在列。过去助演多是给儿徒、爱徒,张鹤擎能受邀参演,说明他在师父心中已经占有了一席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