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宝林是解放后相声界的重要人物,他的声望和才华在当时无人能敌。然而,晚年时,侯宝林选择暂时退出舞台,专心研究相声及曲艺理论,为这一艺术形式的理论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特殊的历史阶段,他与许多相声演员一样,减少了在舞台上的表演。复出后,侯宝林与一位年轻的文字辈相声演员合作了整整三年。这位年轻人的实力如何?侯宝林大师曾用一句话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
在相声界,搭档的选择至关重要。一位优秀的相声演员若无良好的搭档,也难以成名。侯宝林的成功经历恰好印证了这一点。解放前后,他与师叔辈的郭启儒长期搭档,并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迅速崛起,成就斐然。侯宝林大师的台风潇洒大气,精神干练,郭启儒则稳健沉着,二人的配合恰到好处,使侯宝林的成功与郭启儒的捧哏密不可分。
侯宝林的第二任搭档是宝字辈的郭全宝。郭全宝不仅台风稳重,还能轻松驾驭单口、群口和对口相声,与侯宝林的合作历史悠久,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在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上,观众曾请求播放侯宝林的相声,因身体原因,侯大师未能亲自演出,而是在现场播出了与郭全宝合作的影像资料。特殊时期,侯宝林同许多相声演员一样被限制演出。经过这一阶段,他已经六十多岁,而当时的搭档郭全宝因身体原因无法登台,侯宝林也面临重新寻找搭档的挑战。彼时,侯宝林已是全国最具声望的相声演员,与他搭档的机会对任何相声演员来说都是无上的荣幸,但侯宝林却将目光投向了一位默默无闻的晚辈——李国盛。
李国盛是文字辈的相声演员,他师承于宝字辈的相声名家罗荣寿。早年,他在中广说唱团参加过相声培训班,刘宝瑞老师对他十分器重,曾给予李国盛额外指导,并教导他要记牢舞台上逗哏与捧哏的台词,这为他扎实的舞台功底打下了基础。在与侯宝林搭档演出前夕,侯宝林突然要求李国盛在演出中担任逗哏,而他自己担任捧哏。得益于李国盛的准备和对台词的熟练掌握,他圆满完成了表演,这令侯宝林对他刮目相看。
李国盛和侯宝林搭档的三年中,以捧哏为主,二人的合作初见成效。当有人询问侯宝林为何选择年轻的李国盛时,他对此表示了自己的看法:李国盛的台风正直、朴实,而且他在表演中“翻包袱”的眼神极具表现力,这是很多相声演员所不具备的才能。
如今,李国盛依然健在,偶尔仍会在舞台上为新人提供帮助。他在舞台上的不急不躁、甘当绿叶,正是李国盛相声事业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