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婕的《红楼梦》之路,堪称中国影视史上的一段“逆袭”传奇。从最初被全员否定到最终成为无可替代的“凤姐”,她的成功与付出,充分展示了她的实力与决心。
87版《红楼梦》开拍之际,剧组选角工作紧锣密鼓。大家都知道,川蜀地区出了不少美人,而当时的邓婕正是四川籍演员之一。尽管如此,她并不被剧组看作理想的王熙凤人选。邓婕身高仅1.55米,肤色偏黑,远离原著中“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的形象。这与她所扮演的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相距甚远,因此选角导演直接表露:邓婕“气质太像丫鬟,身高又不够演小姐”。
在剧组的试镜环节,邓婕遭遇了巨大的冷遇,化妆师甚至对她的外貌表现出震惊,摄影师李耀宗当面劝退,称她“要有自知之明”。而当时剧组的王熙凤候选人中,乐韵与周月被认为是最具竞争力的两位人选。乐韵是上海的第一美人,身形高挑、眼睛丹凤,是导演王扶林最理想的凤姐;周月则是昆明话剧团的当家花旦,演技出色。
然而,在此关键时刻,邓婕的命运发生了转折。乐韵因母亲反对而放弃了角色,后因香港富商引诱卷入一场骗婚悲剧,最终年仅29岁便离世。而周月自觉镜头表现力逊色,主动退出了竞争。此时,导演王扶林力排众议,决定给邓婕一个最后的试镜机会,这一场试镜的内容便是王熙凤的经典“审家奴兴儿”一段。
尽管邓婕的外形与人们心目中的王熙凤差距较大,但她强大的气场与精湛的演技却让她在镜头前展现了巨大的魅力。当时,她在试镜时背对镜头,猛然拍桌转身,脸上怒气冲天。那一瞬间,整个剧组的工作人员都被她的表现震撼。王扶林导演随即做出决定:“这就是王熙凤”。他深信,演技与镜头感足以弥补其他缺陷。
邓婕最终成功获得了王熙凤这一角色,而她的敬业与执着也让她为这个角色倾尽全力。由于身高不够,造型师特意为她进行了两大改造:一是发型增高,二是鞋底加高。她每天练习走路,确保不让观众察觉鞋底的增高。而王熙凤这一角色台词繁多,戏份重,她不仅要将台词准确表达,还要根据不同场景变化语调、语速。尤其在拍摄“凤姐之死”的戏份时,邓婕不使用替身,身穿单衣光脚躺在寒冷的雪地里,拍摄了8条,最终因严重低温昏迷不醒。剧组急救时,她醒来后第一句话便是:“戏过了吗?”
邓婕的川剧功底在她的表演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她那小碎步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笑语,迅速确立了王熙凤这一人物的独特性格。
1987年,《红楼梦》播出,邓婕站在电视机前,心中充满忐忑。她对自己的表演充满信心,但也担心观众无法接受。幸运的是,她的努力得到了观众的认可,邓婕版的王熙凤成为了唯一零差评的角色。该剧播出后,其他角色如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仍然存在争议,但邓婕的表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成为全民公认的经典。她一举斩获飞天奖、金鹰奖最佳女配以及“十佳演员”殊荣。
红学大家周汝昌对邓婕的演技也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她是“从书中走出来的活凤姐”。而邓婕的成功也让后来的演员们倍感压力,刘晓庆在1989年主演电影版《红楼梦》时,始终拿邓婕的表现作为标杆,常问工作人员:“我比邓婕怎么样?”尽管她自己定下了“要演好两倍”的目标,但她饰演的王熙凤却被认为“精明有余,威仪不足”,与邓婕的多面性存在差距。
至今,38年过去,87版《红楼梦》依然以9.7的评分稳居经典,而邓婕的凤姐,依旧是无法超越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