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与倪匡、黄霑的交往中,许多往事仍然历历在目,尤其是我们一起度过的那些夜晚。倪匡兄喜欢邀请我们去夜总会消遣,那时候,我们三人常常一起,放松、畅聊,享受那种与世隔绝的自由感。记得那些陪酒的女孩笑得前仰后合,气氛异常热烈。倪匡兄请了几次,我们当然也要回请他。但当我们掏出钱包准备结账时,才意识到这些玩乐可不便宜。每次一结账,足足要花上一两万港币,看到那张单子时,真是肉痛得不得了。酒并不算特别好,女孩们的样貌也常常令人生厌,而我们竟然还要给她们讲笑话!心里实在不甘,最后决定将我们的点子卖给电视台。黄霑拍着胸口说:这事没问题,一谈就成,最终,清谈节目《今夜不设防》便应运而生。
《今夜不设防》总共播出了两季,共二十六集,内容多次采访了张国荣、成龙、林青霞、钟楚红等当时炙手可热的巨星。那时候的节目尺度相对宽松,我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录制时长常常长达两个小时,最后剪成四十分钟播出。至今,这个节目依然在网上被频繁回放,成为了一个经典。
有些人回顾这些节目,认为我们当时对女性不够尊重。然而,实际上,我们在录制节目时绝对没有强迫女性喝酒的行为。我们自己喝,但从未强迫别人。节目中,我们会问女嘉宾是否愿意喝酒,如果她们点头,我们才会把酒瓶放到她们面前,让她们自己倒。我们与女嘉宾的对话大多属于热身性质,通常这些部分都被剪掉。等到她们微醺,话题开始变得更为开放时,才是我们真正开始使用的部分。为了让她们感到更加安心,我们总是告诉她们:“如果你录完后觉得哪部分不合适,或者不想告诉别人,直接告诉我们,我们会剪掉的。”大多数嘉宾都表示没问题,唯一的例外是一位嘉宾提到“我说过‘人家都知道我不是处女’那一句,感觉不好吧?”我们立即请编导删除了这一部分。倪匡兄始终没有占任何便宜,怎能说我们不尊重女性呢?
这些往事令人怀念,也让我想起了倪匡兄那丰富多彩的“时代”。倪匡的生活中有许多“时代”——从木匠时代、Hi-Fi时代,到金鱼时代、贝壳时代、情妇时代和移民时代。每个时代,他都全身心投入,成为了领域的专家。但每一个时代一结束,他就毫不留恋,所收藏的一切也绝不留存。这种特立独行的个性,正是倪匡的独特之处。
倪匡的贝壳时代尤为引人注目。他曾写过许多关于贝壳的论文,并将其寄往国际贝壳学会,得到了外国专家的赞誉。他自己所收集的稀有贝壳,若是保留下来,如今早已是价值连城的珍品。倪匡对此却毫不在意,笑呵呵地觉得那些东西并不重要。
尽管我没有亲身经历过倪匡的许多“时代”,但在他的演员生涯中,我却是其中的关键人物。倪匡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写了许多电影剧本,但为什么他不自己出演呢?事实上,他有着一副极具表现力的面孔,许多女性都愿意为他“捏一把”。因此,叫他当演员,也实在是顺理成章的事。
有一部电影《原振侠与卫斯理》,我作为监制,由周润发扮演卫斯理,钱小豪扮演原振侠,张曼玉则出演原振侠的女友。影片本身没有太多看点,商业电影嘛,最重要的还是包装。然而,周润发饰演卫斯理,堪称最“卫斯理”的卫斯理。记得我曾和亦舒开玩笑说,外国小说总是以“这是一个又黑暗,又狂风暴雨的晚上……”开头,连《花生漫画》的史努比也是如此。于是,我决定让《原振侠与卫斯理》也以这种方式开始。
当时,我们的布景设计成一个豪华的客厅,周润发、钱小豪等人身着正式的晚礼服,在火炉旁谈天,外面风雨交加。而最特别的是,倪匡兄扮演了“自己”,出现在了剧中。倪匡当时从未上过镜,是个极具潜力的演员,但要让他出演,实在需要费一番口舌。
起初,他在电话中拒绝了,但当我提到拍摄地点是香港最高贵的会所,而且有多位美女陪伴,酒水也是真材实料的路易十三时,倪匡立刻答应了。接着,我又告诉他,所有演员都得穿晚礼服。倪匡不以为然:“我才不穿什么踢死兔(Tuxedo)!长袍马褂更合适。”这种要求实在让人捧腹。于是我强迫他去购买戏服,我们在名牌店中试了十几套,最终找到了最合适的一套。
倪匡的第一次电影拍摄相当顺利,然而,第二部电影《群莺乱舞》却遇到了一些问题。这是一部怀旧影片,讲述的是石塘咀花街时代的故事。倪匡的角色是一个嫖客,当时我们玩笑说他要扮演“马上风死掉的嫖客”,倪匡大笑不已。然而,他的妻子却听说这事后,表情冷静地说道:“倪匡扮作家、扮嫖客,都是本行。”
拍摄现场,场景布置得十分豪华,导演区丁平精心复刻了石塘咀的风情。虽然我并未亲历过那段岁月,但在那豪华的妓院布景中,我体验到了一种奇妙的沉浸感。拍摄间隙,我与倪匡饮酒,聊得尽兴。正当我准备离开时,导演打来电话,说倪匡喝醉了,无法继续拍摄。我不慌不忙地告诉他:“继续拍,喝醉的嫖客又怎样?”
后来,倪匡逐渐迷上了演员生涯,并出演了更多的电影。他的片酬按天计,每天两万港币,拍十天八天便轻松赚得二十万。文隽大喊:“值得,值得!”他不仅在香港拍戏,还随着剧组前往海外拍摄。倪匡凭借其独特的个性与表演才华,在电影圈留下了浓厚的印记。
倪匡作为演员的日子,依然充满了欢乐和挑战,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离不开对角色的深入理解与投入,成为了香港电影历史的一部分。而我与倪匡、黄霑的友谊,至今仍在心中温暖地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