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这么简单的一个故事,整一个三十几集的电视剧,可想而知剧情得有多慢,注水有多严重,够把杨贵妃送岭南吃饱好几回了。原著确实是个很简单紧凑的故事,就是讲李善德要在贵妃诞日之前把岭南的荔枝运到长安。但电视剧嘛,它得有点“十八般武艺”来撑满剧集呀。
就说前面几集,李善德第三集才到岭南研究荔枝,看起来是慢了点。可这也不能怪编剧和导演呀,他们得把大唐的官场环境好好展现一下不是?你看那司农寺的官员上午斗鸡摸鱼,上林署的官员用公费吃饭喝酒,一下子就把大唐官场腐败的样子给演活了。这些在原著里可能就几笔带过,但在电视剧里,通过细腻的镜头,把每个官员的表情、动作都拍得清清楚楚,就为了让咱们能更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
还有新增的那些角色和故事线,像李善德的小舅子郑平安,还有左相他们的这条线,确实占了不少时长。但这也是为了把故事的格局拉大呀。你想,光讲运荔枝,可能看着看着就觉得单调了。有了官场不同势力的争斗,就更能体现出李善德运荔枝这件事的不容易,他不光要和荔枝的保鲜时间赛跑,还要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求生存,多不容易啊。
而且呀,感情线的加入也让故事更丰富了。电视剧开头把李善德老婆写死了,后面可能会给他安排新的感情线,像平康坊的十七娘,还有阿僮,都和李善德有了纠葛。这就像给故事加了点调味剂,有了感情的波折,看着才更有意思嘛。要是光看李善德一个人闷头运荔枝,多无聊呀,你说是不是?
再说说细节方面,原著里李善德试验荔枝保鲜方法和规划运输路线,可能就简单写几句他怎么算怎么试的。但电视剧里呢,从他在岭南与当地果农交流,学习土法保鲜,到一次次亲自押解荔枝上路,测试不同路线、不同保鲜手段下荔枝的变化情况,每一个环节都拍得很细致。路上遇到的突发状况,像天气变化、运输工具坏了、地头蛇欺负他们,也都一一呈现。这要是都不拍出来,咱们怎么能知道李善德为了运个荔枝付出了多少心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