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的“神奇人物”于正,真的是一个备受热议的存在——爱他的人如潮水,恨他的人也不在少数。不同于那些热衷于流量的资本市场,于正却把自己定位为发掘新人的推手,不仅如此,他还凭借着自己独特的眼光,捧红了不少明星。赵丽颖、杨幂、林心如、聂远、吴瑾言、白鹿、许凯、陈晓、冯绍峰……这些名字,基本上都能在娱乐圈响当当的叫得出来。而他制作的爆款剧也数不胜数,《宫锁心玉》、《宫锁连城》、《延禧宫略》、《墨雨云间》等等,尤其是《宫锁心玉》,可以说是现象级的存在。
最近,娱乐圈的大女主剧风靡一时。然而,看过这些剧的观众可能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大部分所谓的大女主剧,底色并非“爱女”,反而有些剧集打着“爱女”的旗号,却在剧情上做起了“虐女”的操作。“虐女”剧的主旋律往往是“死了让他们后悔”,而“虐男”剧则更多是“拥有万里江山,却也孤独无比”。但与之不同的是,于正的作品,始终坚持以女性为主角,且无疑呈现的是“爱女”的精神。
比如《美人心计》,这部作品的名字可真是恰如其分。剧中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个个颜值在线,连资本方也试图往里面塞人选,于正却直接在公开场合吐槽道:“我这是拍美人心计,不是丑女无敌”。在这部剧中,所有女性角色都不是单纯的花瓶,而是具备智慧和内涵的人物。编剧和镜头总是充满欣赏和赞美地呈现她们的每一面。主角窦漪房本是一名细作,虽然爱上了刘恒,但她始终没有将自己的真实身份暴露出来。而聂慎儿则是权力的象征,她无论如何,都不会为了爱情放弃自己的追求。于正的作品,从来没有过度强调角色的“好”与“坏”,更加强调的是“功过留给后人判断”的强者思维。
再来看《陆贞传奇》。当高湛要求女主陆贞为了他放弃事业、无条件站队时,陆贞直接火冒三丈:“你的事业是事业,我的事业就不是事业吗?”她深爱高湛,但也坚持着自我,不会为了爱情而迷失自己。
自《延禧宫略》开始,许多人给于正的作品贴上了“爽剧”的标签,认为它们节奏快、情节紧凑、市场感强,但这类作品的价值观却非常精准。不过,这种“爽剧”的标签似乎也在逐渐被重新审视。于正的剧集,虽然在节奏上抓得紧凑,且细节上有时显得不够严谨,但它传递的价值观却无疑是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和思考的。
说到《宫锁心玉》和《步步惊心》,这两部穿越剧虽然都涉及到名分问题,但于正显然把“爱女”的理念融入得更加深入。在《宫锁心玉》中,洛晴川是直接穿越过来的历史人物,而八阿哥与她在一起后,始终没有回避名分的问题。无论是见母亲、安排娘家,还是最终的明媒正娶,这一切都体现了一个男人的责任与担当。
而在《步步惊心》中,若曦的身份则完全不同,她是魂穿而来,原身已经有了名字和身份——马尔泰·若曦。即便她和老四有了感情,但她始终处于“宫女”的位置。她曾说过想做皇后,但老四的回应却是“皇后不能废”,她再三提要求,却始终得不到任何实际的承诺。若曦最终只能在“无名无份”的境地里,与老四若即若离,甚至连养孩子的名分都没有。这个情节,显然与《宫锁心玉》中的洛晴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后来,于正又推出了《延禧宫略》,与《如懿传》展开了一场热烈的对抗。原本提前播出的《延禧宫略》,几乎将《如懿传》秒得渣都不剩,许多观众纷纷评论道,“追着打”。在《如懿传》中,如懿时常对宫斗感到厌倦,曾吐槽过宫女逆袭为皇贵妃的卫嬿婉,称她是“为了向上爬不择手段”。而在《延禧宫略》中,同样的角色魏璎珞则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光环,她即便是对手,但身上却弥漫着一种欣赏与尊重。
此外,《延禧宫略》中的淑慎与《如懿传》中的如懿,虽然是同一个历史人物的两个不同面貌,但明显,《延禧宫略》中的淑慎人设更为立体、真实,黑化过程也更具合情合理性。而如懿虽然一直没有黑化,但她作为既得利益者的角色,始终给人一种“虚伪又双标”的感觉。可以说,若把如懿身上那些令人反感的矛盾点放到淑慎身上,几乎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
在《延禧宫略》中,哪怕是反派角色,也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比如,魏璎珞曾对尔晴说过:“你在人美心善的皇后宫里工作,应该很开心吧?”尔晴则毫不客气地反驳道:“一个宫女有什么开心的?”这句话,显然让许多打工人产生了强烈的共情。
于正的其他作品,如《墨雨云间》、《临江仙》等,也同样站在女性视角,描写女性的力量。在这些剧集中,女性不再是单纯的受害者,她们会反击、会主动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立精神。
总结来看,于正的爆款剧之所以层出不穷,离不开其独特的创作视角与剧作节奏。尽管很多人认为他的作品是“爽剧”,但如果用心去品味,就会发现每个人物都很立体,尤其是女性角色,展现了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多维度的情感。难怪观众们评价于正的剧集:“爱女才是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