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时代变迁,观众的审美不断更新,但由杨洁执导的经典剧作《西游记》依然在几代人心中占据着无法动摇的地位。每逢寒暑假,或是电视重播之时,观众总会情不自禁地再次重温这部经典。除了紧凑而扣人心弦的剧情、对原著的忠实改编外,最令人称道的无疑是杨洁导演在选角方面的精准把握。
从玉皇大帝到各类妖精,从观音菩萨到女儿国的国王,每一个角色的选角几乎都无可挑剔。尤其是女性角色的选拔,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展现了杨洁导演在细节上的独到眼光。而在这些令人铭记的女性角色中,有一位演员虽然只出现了短短三分钟,没有任何台词,却成为了剧中最为“贵重”的存在——她便是“殷温娇”这一角色的扮演者,黄梅戏的名家——马兰。
殷温娇,唐僧的母亲,虽戏份寥寥,却承担了《西游记》开篇的关键任务,成为整个故事的起点。因此,杨洁导演对这个角色的选角格外谨慎。原著中描述殷温娇的容貌为“面如满月,眼似秋波,柳腰纤细”,不仅要具备美丽的外貌,更要有端庄大气的气质以及内在的坚韧。然而,剧组经过长时间的挑选,始终未能找到合适的人选。
就在杨洁导演为此困扰时,偶然间她观看到一段黄梅戏的表演,马兰的出现令她眼前一亮。那时,马兰年仅20岁,已经在戏曲界崭露头角。她的古典妆容和温婉却不柔弱的气质,尤其是她在舞台上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自带一股“贵气”,正符合殷温娇“世家千金”的形象。
然而,当时马兰并没有涉足影视的意愿。她深深热爱黄梅戏,将生活的重心完全放在了剧团中。而更为棘手的是,剧团方面也不愿轻易放行,毕竟她在黄梅戏界已经是举足轻重的存在,档期紧张,几乎没有空余时间。而杨洁导演面对一次次的拒绝,始终未曾放弃。她深知,若是无法找到合适的殷温娇,整部剧的开篇便难以完美呈现。
于是,杨洁导演多次致电马兰,并亲自前往剧团拜访,经过不断的努力与剧院方面的妥协,马兰终于同意出演这个重要的角色。然而,接踵而来的问题并未轻松解决。拍摄地点在云南,而马兰则身处安徽,还需赶回剧团继续演出,时间的冲突让普通的交通方式根本无法及时赶到。
在多方困难面前,杨洁导演决定投入巨资,为马兰包下一架飞机,支付了80年代一笔高达两万元的费用,将她直接空运到拍摄现场。这一举措,使得马兰成为了整个《西游记》剧组中最“贵”的演员。
尽管她的出镜时间只有三分钟,且没有一句台词,但马兰凭借细腻的肢体语言和深邃的眼神,将殷温娇演绎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抛绣球时的娇羞与期待,还是与陈光蕊初见时的含蓄与喜悦,亦或是遭遇不幸后的坚韧与刚毅,所有复杂的情感都通过她的细腻神态完美呈现。尤其是那一幕抛绣球的戏,眼神流转之间,仿佛一位古典女子从书页中走出,虽没有一句台词,却让人深深铭记。
有趣的是,尽管在《西游记》中她是剧组中最“贵”的女演员,但她却从未再踏足影视圈。事实上,这部剧是马兰唯一的一次电视剧出演。此后,她依然坚守在戏曲舞台上,成为黄梅戏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将艺术奉献给了剧场,却也在电视屏幕上留下了那一刹那的不可替代的光辉。
这正是那个年代演员的真实写照:他们不为名利,只为角色,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