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报道:洪常秀的“自然”之语**
**文:钛敏喜**
在2025年7月的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韩国导演洪常秀的最新作品《大自然对你说了什么》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部作品不仅在柏林国际电影节完成了世界首映,还在上海迎来了中国首映,延续了洪常秀独特的创作风格,并再一次将其标志性的作者气质呈现给观众。
作为韩国电影界的“殿堂级”导演,洪常秀的作品一直以来被视为电影节影片、作者电影和小成本文艺片的典范。学者们更是将他誉为“最像法国导演的韩国导演”,也有人认为他坚持着极简主义的美学。然而,作为一名忠实的“洪迷”,我敢说,洪常秀的电影远远不止这些表面现象。
今年,洪常秀的第33部长片《大自然对你说了什么》无疑是他创作生涯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影片依旧延续了他一贯的创作风格,探索家庭关系、自然疗愈、阶级审视和深刻的自我剖析,重新定义了洪氏美学的精髓。这部影片不止是“自我表达”的艺术作品,它通过诗意的氛围与生活的细腻洞察,呈现了一幅平凡而深刻的生活画卷。
**从日常到抽象:洪常秀的视觉变革**
洪常秀的导演风格最为人知的特点之一便是他标志性的固定长镜头。早期,洪常秀通过推拉变焦来代替剪辑,为观众呈现出一种看似平淡却内涵丰富的影像语言。而从2025年《引见》开始,他逐渐开始加入更多抽象的视觉元素。那部作品中的过度曝光、模糊的人脸、失焦的构图,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甚至让我在首次观影时以为是资源质量不佳。然而,随着2023年的《在水中》,我逐渐明白洪常秀的意图——他并非仅仅追求现实主义的呈现,而是在挑战观众的视觉体验,邀请我们从更深的层面去探寻影片的内涵。
在《大自然对你说了什么》中,洪常秀的视觉风格更加成熟。影片延续了固定镜头的经典手法,镜头几乎“静止”在一个位置,缓慢地随着人物的动作而移动。偶尔的变焦和失焦,精准地模仿了男主近视的视觉状态。影片的开头,场景设定极为普通:一栋郊区的独栋别墅,简约的室内设计,年轻的诗人与女友一起回到她父母家时的紧张局促。女友的父亲与“未来女婿”围绕着二手车、诗人的胡须以及那个从未出场但充满阶级意味的律师父亲展开对话。这一切看似平淡无奇,但却透露出洪常秀一贯的“生活即电影”的哲学。
影片并没有用镜头去美化自然景观,而是尽力保持自然的原貌,让观众看到那些未经修饰的、平凡的景象——没有浪漫的晚霞,没有精心设计的构图,甚至连女友父亲多年来精心打理的后山都没有过多的绿植修饰。这种反而让人感到松弛的自然景象,恰恰反映了我们生活的本真面貌。洪常秀通过这样的呈现,带我们走入一种纯粹、真实的体验,而这些平凡的细节,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态。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后,我觉得洪常秀的视觉表达,不仅仅是在模拟男主的近视视角,更像是在用镜头直视人类内心的真诚。他没有用镜头去美化自然,而是让自然成为一面诚实的镜子,照见了我们最真实的生存状态——我们的笨拙、我们的伪装、我们的欲言又止,以及我们那不敢直面承认的脆弱。你不得不感叹,这就是洪常秀最迷人的地方,真诚、直率,完全没有任何伪装。
**层层剥开:洪常秀电影的叙事精髓**
说到洪常秀的电影,不得不提的就是他对叙事结构的精妙玩味。在他的电影中,很多看似平凡的元素往往会在重复和差异中逐渐显现出独特的层次感。例如,《在异国》(2012)通过三位性格迥异的女性角色,讲述了三个故事,却因其相似的情境而形成了奇妙的差异重复;《这时对,那时错》(2015)则通过对两个看似相似的故事进行对照,揭示出其中微妙的差异,形成了洪常秀电影特有的叙事结构。
此外,洪常秀的电影还经常利用梦境和时空折叠的技巧来构建复杂的叙事层次。例如,《在你面前》(2021)从一场梦境的开篇延续到结尾,这种对梦境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推动剧情,更是为了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出生活中那些被压抑的情感与未曾表露的秘密。
《大自然对你说了什么》在结构上则有所不同。影片选择了一个更平实的线性叙事,讲述了一名男性诗人与女友父母的一天一夜的故事。通过这样的简单故事框架,洪常秀并没有追求复杂的结构实验,而是专注于揭示人类情感与日常生活的深刻内涵。尽管如此,影片依然保持了洪常秀一贯的“重复结构”:诗人身份、律师父亲的身份、破旧二手车、眼镜、后山、寺庙、饭桌等元素的不断重复,使得影片的叙事更加立体且富有节奏感。
这部作品的魅力在于,观众在观看时会感受到生命的流动和深刻的意义,尽管表面上看似松散的结构,但它却在内里遵循着某种紧密的逻辑,像生活本身一样,舒展而自然。
**欲望与伪善:洪常秀电影的核心主题**
洪常秀的电影不仅是关于爱情和欲望的探索,它更深刻地揭示了知识分子群体的虚伪和伪善。在他的电影中,“酒、男人、女人、性”四个核心元素始终贯穿其中。这些元素构建了他对欲望、婚姻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探讨。
细究洪常秀的创作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转变。金珉禧的加入,尤其是《这时对那时错》的上映,标志着洪常秀电影的一个新阶段。早期,他的镜头总是带有对男性知识分子的自我反思,他们借酒浇愁,用看似深刻的哲思掩盖着对欲望的逃避。而金珉禧的出现,则让这种男性视角的自怨自艾逐渐退场,取而代之的是女性视角的崛起。从《独自在海边的夜晚》到《我们善熙》,洪常秀将女性从男性叙事的“配角”地位提升为主体,她们开始直接面对欲望和自我认知,温柔地反叛传统男性叙事。
在《大自然对你说了什么》中,这种转变愈加明显。影片中的年轻诗人,几乎就是洪常秀自我的投射。他坚持“自绝家庭资源”的清高姿态,在酒桌上斥责女友家人,展现出他对“知识分子身份”的深刻反思。正是通过这些细节,洪常秀剖开了男性知识分子群体的伪善,揭示出他们在欲望面前的脆弱与不堪。
总的来说,洪常秀的电影是一场“祛魅仪式”。他通过酒、欲望和女性的崛起,逐步揭示了知识分子的虚伪,剖开了人性的真实。而《大自然对你说了什么》中的诗人,正是他创作命题的具象化——在大自然的包裹下,伪善被剥去,欲望被正视,而真正的自我认知,或许就藏在诗人那个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