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子里,陈祉希天生就是个“爱折腾”的人。
她这种“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的劲儿,深藏于她的行事风格里,也正是她成功的秘密武器。2012年,《泰囧》突然爆红,她作为幕后推手,带领华语电影首次突破10亿票房大关;随后,她继续“折腾”——主导制作了《煎饼侠》,将大鹏从网络名人成功推向大银幕;紧接着,她参与了《唐人街探案》系列和《你好,李焕英》等重量级作品,一次次刷新票房纪录。
大约500天前,这位业界闻名的“超级制片人”开启了她的新篇章——担任万达电影董事长兼总裁,掌舵中国最大全产业链娱乐巨头。她的职业轨迹,从演员到制片人,再到上市公司董事长,一直在回应一个无声的提问:为什么不能?
她用不断“折腾”的姿态,打破边界,探索未知。6月16日,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陈祉希挥起锤子,敲击的不是香槟,而是宣布了万达电影全新的“125”战略。这一战略中,“1”代表“超级娱乐空间”,“2”指国内外两个市场,“5”涵盖院线、影视剧、战略投资、潮玩和游戏五大核心板块。她描绘的未来影院,不仅仅是看电影的场所,而是汇集最流行艺术形态的超级娱乐空间,观众走进去,就能不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任何产业都需创新和变革,”她在发布会上强调,“今天,我们必须为自己重新定义未来。”
电影作为先锋艺术,自法国新浪潮以来一直引领文化革新,电影院也成为现代社会的符号。然而,2024年《电影蓝皮书》显示,全球多个市场正因经济波动和观影习惯变化而面临挑战。正是在此时,陈祉希与万达电影毅然选择成为“破壁者”。
她打造的“125”战略绝非零敲碎打,而是系统性的全方位变革:突破内容壁垒,重塑场景边界,革新价值链条,呼唤行业先锋精神。没有既定模式,没有预先掌声,但正是这份“折腾”的勇气,点亮了前路的星光。这个世界不缺神话,缺的是拒绝躺平、敢于不断破局的决心。
---
2024年初,陈祉希接掌万达电影后,最明显的变化先体现在企业文化上。“大家不再穿统一工装了,”总部一员工如是说。她甚至取消了所有接待,亲自包车住酒店去区域考察。表面是微妙变化,深层却是向扁平化和效率化转型。
过去,万达电影实行四级管理架构(总部—南北区—30区域—影城),汇报链条过长,基层声音常被“断线”。陈祉希大刀阔斧,将南北区撤销,全国精简至10区域,直接向总部汇报,确保总部指令高效直达一线。
今年春节档尤能体现这种效率,一位内部人士感慨:“排片锁死惯例被打破,总部提前预判,初三前就调整了排片,表现好的影片抢占了更多资源。”结果,万达院线票房同比增长22%,创历史新高。
这架构调整不仅提升了自上而下的指令流转,也激活了基层的主动性。一次,天津出差的同事发现好项目,立刻打电话给陈祉希,甚至用直播介绍,周一项目就启动了。对创意的快速响应成了万达的新常态。
陈祉希对IP价值的敏锐更是显著。她精准挽救了一个积压项目,让它成为档期冠军。在开发自有零食“三口小时光”时,她对包装细节极其苛求,甚至故意把包装上的小兔牙齿画歪,“更生动”,并计划将其打造成动画影视IP。她从顶层设计到微小细节的关注,大幅提升了创新落地速度。
她反复强调“拒绝躺平”,这正是她“爱折腾”的核心体现。变革迅速见效,2025年一季度,观影人次同比涨32.7%,销售费用却下降35.4%,归母净利润达8.3亿元,净利润率从8.53%跃升至17%以上。她的“折腾”DNA和拒绝安于现状的理念,正在成为万达电影的隐形法则。
---
万达电影内部文化风格的转变为“巨轮”扫清了航道,而陈祉希的战略布局则为大船定下新航向。她在加码传统业务稳固基础的同时,赋予万达电影三大新“舰队”——战略投资、潮玩和游戏。
去年设立的战略投资部门曾引发业界关注,毕竟电影公司向来投内容项目,赌单个爆款。陈祉希却带来“授人以渔”的思路,强调协同效应与品牌估值空间,显露生态型投资打法。麦肯锡数据表明,战略导向项目成功率远超纯财务投资。
一位影城经理惊叹:“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真的开了眼界。”端午节期间,万达投资的52TOYS带动影城非票收入提升超53.8%,公司每天都在焕新。
潮玩板块同样猛进。6月16日战略发布会中,一位同行被“影时光”的执行力震撼——三条潮玩品牌线及两大原创IP迅速从设计图纸变成实体,展现惊人效率。
财报显示,2024年游戏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50%,海外发行飙升197%,营收占比达53%。陈祉希看重游戏作为全球化桥头堡,意在打造沉浸式超级IP,电影、游戏、潮玩无缝联动,带来爆发式裂变效应。
这三大新舰队,不只是收入增长点,更是打破行业收入结构单一的关键。
---
在内变革和业务重塑之外,陈祉希更强调“格局打开”,全面拥抱外部世界,突破传统影院的“密封性”,实现渠道和市场的“向外”延伸。
渠道方面,万达投资的“好运椰”已接入外卖系统,无需入场也能购买。数据显示,部分影城非票收入中,“好运椰”占比高达29%。潮玩和“三口小时光”也积极扩展外部渠道,非票收入目标未来内外渠道各占一半。
市场方面,万达电影拥有澳洲28%市场份额的HOYTS院线,从过去的独立资产变成海外拓展关键“桥头堡”。HOYTS对中国新片市场占有率超过40%,旗下广告公司覆盖全澳97%的银幕广告,成为连接中国与海外消费者的“高速公路”。
这一全球化思维不止“走出去”,更引进海外优质内容和模式。万达电影与日本三井物产及FURYU株式会社合作,计划引入大头贴、扭蛋等互动设施,为影院注入更多Z世代喜爱的元素,构筑全球娱乐生态。
---
将“125”战略放在中国电影产业变迁中更显意义:从引进进口片、院线改革,到票房破百亿、单片破百亿,每次跃迁都离不开那些“爱折腾”的人。正是他们,带来了新的增量与活力。
6月21日发布会后,万达电影迅速启动“超级娱乐权益日”免费观影活动,发放100万份礼包,用户可享周末免费观影及零食优惠。官方数据显示首日到店观影超40万,周末平均上座率超49%,人次增幅30%。
一位同行私下评价:“这不是躺在大盘上,而是在为市场添柴加瓦。”另一片方称:“只有不靠天吃饭,大家的饭碗才能端得稳。”
世界欢迎那些敢折腾的人。对陈祉希而言,从推动《泰囧》到掌舵万达电影,从金牌制片人到行业破壁者,她的“折腾”已不是选择,而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本能——对更好可能性的执着追求。她的布局不仅重塑一家企业版图,更为整个行业转型探索出一条更从容且坚韧的道路。
撰稿|LEON
策划|文娱春秋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