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修改的路上,如果今年不出版,我都还想再改。”近日专访中,音乐人容中尔甲如是说。历经十年,从采风创作到最终面世,他与旺姆合作打造的纯藏语专辑《天唱》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这张以仓央嘉措诗歌为核心,融合了世界音乐风格的作品,承载的不只是音乐,还有一位歌者对艺术全力以赴的执着。
“听自己的歌浑身难受”的完美主义者
或许你曾听过《高原红》《神奇的九寨》这些传唱大江南北的歌曲。但你知道吗,演绎这些歌曲的这位歌者对自己的作品有着近乎“苛刻”的态度。去餐厅就餐,老板放他的歌;搭车时,司机听起他的歌,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开心,而是打起商量:能不能不放了?他坦言,“我听自己的歌全部听毛病,也非常清楚自己的歌的不足在哪里……浑身不舒服。”这种严于律己的音乐态度配合着对“不完美”的敏锐感知,正是《天唱》十年进化路的原动力。
这么一位优秀的音乐人对自己的评价是“天赋很差,但是最努力的”。他说藏地有许多天籁歌者,他十分羡慕他们有着“天籁嗓音”,而天赋稍有不足也是他最大的一个遗憾。这种对天赋的遗憾,转化成在创作上极致的努力,《天唱》的编曲、和声、乐器演奏、演唱细节等等都经历过无数次推翻重来。这十年的打磨过程,就是进棚录音、不断地听、挑出问题、再进棚的反复循环。旺姆笑说,“到后面,老师一个电话打过来问在不在,就知道又要补录了。”
追求艺术水准,还原“心中的画面”
从2015年开始录制,不断打磨,《天唱》以诗人仓央嘉措作为专辑主线,怀抱着一颗敬畏的心向仓央嘉措致敬。容中尔甲强调,所谓“天唱”并不是指他们自己的嗓音,而是仓央嘉措诗歌中蕴含的能够直击人的心灵的“天外之音”。
与以往多以汉语演唱更偏流行的作品不同,《天唱》从出发开始方向就十分明确:“要做一个好的音乐作品,要有一定艺术水准。”而整张专辑定调的除了仓央嘉措诗歌,还有容中尔甲心中的画面。根据画面“配音”,以画面来设计音乐和演唱方式。他说,“你进入藏区听这样的歌曲一定会非常贴切,在草原上也好,在雪山下也好,因为这些歌曲就是来自那个地方的。”
正是因为要依照“心中的画面”去设计音乐创作,所以整个风格与以往也有很大的不同。这种改变对旺姆而言也是一种挑战,“以往偏向于把所有的声音都放出来,但是这一张专辑基本上都是飘着唱、收着唱的,以情感为主。”从外放的情感到含蓄的表达,不变的是附着在音乐中的诚意。
无人区光脚“修行”,热爱带来无穷动力
专辑主打歌《在人间》的同名MV,其拍摄经历就像是经历了一场修行。令旺姆印象深刻的是,为了画面效果,她和容中尔甲老师需要赤脚爬一座布满尖石的山。“我们俩说什么时候可以结束哈哈哈哈哈。”整个MV大约拍摄了一周,条件也很艰苦:没有水只能用带去的矿泉水洗脸、吃泡面、几十个人挤在两个帐篷里以抵御风沙,甚至需要当地人引导以防在毫无标志物的无人区中迷失。容中尔甲本来还带着自己的表弟一起,以便壮实的表弟在拍摄中还能照顾一下自己,结果表弟两天后就坚持不住了,“借口”有急事要办溜去青海湖玩了。当然,付出多少回报多少,最终制作出来的MV,其画面之纯粹与空旷十分震撼。
容中尔甲自认不是专业的歌手,而是一个旅游文化工作者。从业这许多年,他演唱的旅游歌曲很多,比如获得了全国旅游歌曲金奖的《神奇的九寨》。但即便如此,《天唱》对于他而言仍具有非凡的意义。他说,“比起《神奇的九寨》和《高原红》这些歌曲,我更喜欢这张专辑。”这张专辑使得他的音乐梦想完成了闭环,圆梦的“天唱”似乎更代表了他真正倾心的纯粹。这张世界音乐风格的专辑在国际上、在音乐人眼里,都是质量上乘的佳作,它斩获了许多奖项,第28届中国台湾传艺金曲奖、美国Global Music Awards全球音乐奖银奖、第十六届美国独立音乐大奖。
一路走来,容中尔甲解锁了许多不同的身份,语文老师、歌手、制作人、导演、投资人。近年来,拍电影当演员、打造歌舞剧《藏谜》、在九寨沟做歌舞剧院、在四姑娘山做旅游项目斯古拉文旅城等等,虽然因为地震和疫情等挫折,他投资的项目屡屡受挫。但谈及音乐和藏文化,他眼神依旧有令人动容的热爱。面对许多通过高考即将进入高校大门的孩子们,做了30年音乐的容中尔甲也分享了自己的体悟,“我不是专业的,因为喜欢走到今天。我觉得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不管面临多大的挫折压力,你会有无尽的动力。”
实习生 徐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视频 徐妍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