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酱园弄》在票房和口碑上双双崩盘时,不少人开玩笑说:“章子怡用两年时间,铺了一条红毯给杨幂。”从“国际章”那场几乎“毁容式演技”的表演,到杨幂凭借“眼神戏”成名,这场曾被寄予厚望的“重生之战”,最终却变成了娱乐圈最荒诞的黑色幽默。章子怡真的输了吗?杨幂真的赢了吗?或许,这场闹剧背后藏着更为深刻的行业规则。
### 章子怡的“救命稻草”与陈可辛的“野心”
2023年,章子怡和汪峰离婚后,事业陷入低谷。曾是“谋女郎”和“国际章”的她,在流量时代渐渐被边缘化。此时,陈可辛递来的《酱园弄》剧本,成了她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部改编自真实案件的电影,集结了“离婚后首作”“陈可辛执导”“女性复仇”等爆款元素。为了这个角色,章子怡不惜刮掉眉毛、戴牙套,瘦到锁骨能养鱼,拼尽全力演绎一个被家暴的底层女人。
她满怀希望,期待这部电影能让自己重回巅峰。但陈可辛的野心远不止这些,他意图通过“实力派与流量派”并驾齐驱的阵容,既征服国际市场,又照顾国内观众的口味。章子怡、雷佳音、易烊千玺、梅婷、赵丽颖、杨幂……几乎半个娱乐圈的明星都被塞进了这部电影。陈可辛的算盘打得很响:“噱头有了,票房稳了。”然而,他忘了一个事实——电影不是明星拼盘,观众要看的,是故事,而不是明星的脸谱。
### 从“独角戏”到“群像戏”,章子怡的“赌局”崩盘
2025年,《酱园弄》上映后,口碑迅速崩塌。观众纷纷吐槽剧情拖沓、人物单薄,易烊千玺、梅婷等明星的戏份更是像“走马灯”一样,没等认清脸,角色就下线了。章子怡的“毁容式演技”倒成了唯一的亮点,但她的“独角戏”却被淹没在群像的喧嚣中,无法脱颖而出。
最令人讽刺的,是杨幂那个“镶边角色”王许梅,竟然成了电影中的最大赢家。电影未上映前,杨幂在剧宣活动上低调至极,总是站在最边缘,合照时也躲在角落,仿佛透明人。然而,电影一上映,她的“眼神戏”却让观众惊艳不已。从“狱霸”的嚣张到“命悬一线”的惊恐,再到“死不瞑目”的绝望,杨幂用眼神成功塑造了这个角色。令人意外的是,片中不少上海话台词和刑场捶肚子的动作,竟然是她自己设计的。
观众的评论分成了两派。一方为章子怡鸣不平:“她为了角色拼尽全力,却被流量明星抢了风头。”另一方则力挺杨幂:“她太聪明,懂得什么时候该藏,什么时候该露。”对比章子怡的“用力过猛”与杨幂的“以退为进”,这场“演技对决”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心理战”。
### 事件的结局:杨幂“翻身”,章子怡“失语”
电影上映后,杨幂主演的影片票房突破80亿,王许梅的幕后特辑也成了热搜的常客。而章子怡的“詹周氏”,则沦为观众眼中的“工具人”。她曾在杀青宴上泪洒现场,感谢每一位参与者,如今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重生之战”变成了他人的“封神场”。
更尴尬的是,杨幂的“翻身”并非偶然。这些年,她从“流量小花”成功转型为“实力派”,在《刺杀小说家》和《哈尔滨一九四四》中不断突破自我。而章子怡,却沉迷于“大女主”人设,忽视了观众对“真实感”的需求。
### 娱乐圈的“野心局”,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章子怡的“重生之战”以失败告终,败给了陈可辛的贪婪,败给了杨幂的野心,也败给了她自己固守的固执。而杨幂的“翻身”虽然赢得了观众的认可,但她的“聪明”能否长久?当流量明星开始抢占实力派的饭碗,当资本的野心覆盖了艺术的初心,娱乐圈的“规则”是否已经发生了改变?或许,真正的赢家,并非站在C位的人,而是那些能够在规则中灵活应对的人。但问题是:当所有人都在玩“野心局”时,谁还记得电影的初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