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仅5.9,63岁的陈可辛导演迎来事业上的惨痛滑铁卢。
最新上映的《酱园弄》在口碑上遭遇了灾难性的崩盘。
在电影上映前,这部作品几乎汇聚了内娱影视圈的顶流:章子怡、雷佳音、易烊千玺、赵丽颖、杨幂、范伟等,怎么看都是冲着奖项去的。然而,影片一上映就陷入了更多槽点,甚至被调侃为《酱园大业》。影片中的家暴场景被不断渲染,还有一幕让人心惊胆战——女人被关进猪圈与黑猪搏斗,彻底沦为“虐女消费”的眼球操作。
更有影院曝料,影片上映第二天的退场率竟然高达58%,标志着“全明星阵容”模式的彻底崩盘。
不过,随着“错付”频频发生,反而出现了今年最具反差的一幕:
今年春节档,中国电影市场迎来1.87亿观影人次,而与此同时,6亿人在一个地方创下了193亿观看量,那就是红果短剧!
红果短剧最近在苹果AppStore稳居热度榜首,超过了字节旗下的另一明星产品——豆包,连续19天蝉联榜单冠军,成为字节的“黑马”。
年轻人纷纷把它当成睡前不敢打开的“毒药”,剧情紧张刺激又令人欲罢不能;老年人也纷纷抛弃了老年相亲节目,转向红果,挑选中老年霸总剧集。
如今的红果短剧已拥有3亿用户,成为让同行们都“眼红”的平台。
不只是爽剧一招致胜,红果已经成为了“电子榨菜”的代表,席卷各年龄层观众。
**红果:字节豆包的“小弟”逆袭**
红果短剧的爆红,得益于年轻人下班后“报复性熬夜”的需求——每当他们决定放下手机时,红果总能抛出一个抓心挠肝的剧情,勾起观众再继续看的欲望。
虽然红果短剧诞生时间不长,正式推出是在2023年5月,但它的增长速度却异常惊人,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成为全球首个月活跃用户突破1亿的短剧应用。
打开红果,你会发现这平台的剧集内容多到让人眼花缭乱,剧名从《我的手机通三界》、《大夏第一赘婿》到《我的氧气管》,就连剧名也能给你带来超高的爽感。
除了紧张刺激的剧情,红果的短剧数量也在急速增加,每月上线的剧集数早已突破千部,累计剧集数量更是超过了1.5万部,堪称“短剧生产机”。
这不仅仅是剧集多,而是从反转剧情到豪门恩怨、重生、打脸虐渣等30多种标签和设定,几乎囊括了所有观众需求。
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了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被称为当年最赚钱的行业之一。
红果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它巧妙地“拿捏”了内容创作者。
**短剧界的“黑马”模式**
在红果崛起之前,短剧市场主要以小程序剧的付费模式为主,虽然制作方可以独享收入,但也存在巨大的投流风险,投入的成本往往高达80?5%。然而红果凭借字节的大背景,迅速改变了这一格局:
新剧上线后,先在抖音平台做原生付费,再将其引入红果的免费内容池中,平台通过这两手收入盈利,也成功破解了短剧在短暂热播期才能盈利的局限。
而红果的快速崛起,背后离不开对平台资源的精确运作。比如,它和字节旗下的番茄小说合作,通过IP改编迅速推出剧集,甚至有些剧集在原著小说未完结时就已经拍完了。
**观众吸引力:免费又能赚钱**
红果之所以能一夜爆火,吸引了3亿用户,靠的正是“免费”这一杀手锏。
短剧一直以来的痛点就是收费,尤其是老年人每月花费数千元追剧,年轻人则倾向于找盗版资源。
红果为用户提供完全免费的观看方式,且通过广告变现模式打破了传统短剧市场的付费壁垒。
不仅如此,红果还推出了“网赚模式”,让观众通过观看剧集或广告获取现金奖励,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粘性。
如今,红果已成为短剧界的霸主,且以“免费 撒钱”的方式牢牢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短剧行业变局:全面竞争已经打响**
随着红果的成功,其他平台也开始加码短剧市场。
2024年,湖南广电集团正式将微短剧纳入战略层面,并发布了相关政策;腾讯推出了“火星短剧社”小程序,百度、快手等平台也纷纷加入战局。
尤其是爱奇艺,在2024年发布了微剧场和短剧场,开始与红果竞争,甚至批评红果在市场中搞垄断,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红果的爆发背后,正是它巧妙地利用了字节生态的优势,凭借番茄小说提供的IP版权,迅速扩展市场;同时,短剧制作流程简化,剧方与平台之间的合作更加高效,为红果带来了巨大的竞争优势。
如今,红果不仅突破了传统短剧的制作模式,还打破了内容鄙视链,成为了短剧市场的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