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手机的时候,我看到于正6月26号发布的内容,差点没把手中的奶茶喷出来。他提到现在有很多演员没有工作,生活相当困难。结果评论区炸了锅,有网友直接炮轰:“影视寒冬?比我们月薪3500单休的打工人还惨?”起初我以为这不过是开玩笑,结果没想到于正亲自回复,直言许多整年没接到工作机会的演员,甚至有人已经开始摆摊卖小吃,有的骑着电动车送外卖,甚至有些人直接打包回家找工作。
娱乐圈看似风光无限,荧幕上明星们的光彩照人,观众都以为他们生活得无忧无虑。可是,现实却并非如此,许多新剧几乎总是那几位一二线大咖的身影。而像于清斌这样41岁的老演员,2007年就踏入娱乐圈,虽然演过不少戏,《大明嫔妃》中的太子朱常洛让观众留下了印象,然而,近半年他竟然连一个剧本邀约都没有接到。每月一万多的房贷让他喘不过气来,银行的催款电话几乎每天都打,最后,他不得不穿上外卖员的制服,骑着电动车在街头送餐。有网友拍到他在马路上送餐的视频,戴着头盔,完全看不出一丝明星气质。他说送外卖一是为了生计,二是想借机增加曝光,说不定哪天就能引来导演的青睐。
更让人唏嘘的是许鹏的经历。这个年轻小伙在娱乐圈奋斗了七年,曾出演过《且试天下》《一念关山》这些热门剧,虽然都是小角色,但每年也能接到三四部戏。然而,2023年开始形势急转直下,既没有新戏接到,也有些已谈好的角色被临时撤掉。演员这个行业的开销高得离谱,进组前得自己掏钱培训,服装道具也不便宜。七年下来,他不仅没存下什么钱,反而倒贴了不少。到了今年年初,他彻底心灰意冷,收拾行李回到了老家,开起了夜市的烤串摊。当他被问及为何退圈时,他坦言并非因为某件事情,而是感觉每天看不到希望,实在撑不下去了。
赵雷琪的遭遇也让人心酸。没有戏拍时,他直接去街头当小商贩,今天卖鲜榨果汁,明天卖小吃,最惨的时候,他甚至给人擦鞋来赚钱。曾经在屏幕上塑造过各种角色的演员,生活的压力让他们甘愿做任何工作。
那些稍微有点名气的演员,日子也好不到哪去。张晨光,59岁的老戏骨,居然开始在直播间里推销产品。有网友在评论区冷嘲热讽:“老戏骨怎么沦落到卖货了?”张晨光并不生气,反而苦笑着说:“总要生活嘛。”舒畅、孙耀威、曹颖这些熟悉的面孔,现在也都在直播间里喊着“家人们,快点上链接”。曾经光芒四射的明星们,如今也不得不在镜头前卖力吆喝,只为了维持生计。
这个时候,肯定有人会想,演员再怎么困难,也比不过普通打工人吧?打工人月薪3500,至少工资准时到账,不用担心下个月没饭吃。但演员一旦没有工作,收入就会彻底归零。有些演员还得养团队,化妆师、助理、经纪人等等,光是这些开销就让他们背负了不小的压力。更要命的是,演员这个行业吃的是“青春饭”,离开圈子太久,再想重回荧幕几乎不可能。所以,即使生活再艰难,很多人也不敢轻易转行。
这一切的背后,正是整个影视行业的寒冬。前些年资本疯狂涌入,影视剧一部接一部地拍,演员根本不愁没戏拍。但最近两年,市场恢复缓慢,资本逐渐收紧,开机的项目数锐减。以前一年两三千部剧,现在能有一千部就算不错了。演员太多,机会太少,资源基本都集中在头部明星手里,新人演员和普通配角只能无奈地看着。
有人可能觉得演员在卖惨,毕竟他们曾经拍一部戏的片酬,可能是普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也有些人同情他们的遭遇,认为每个行业都有难处。关于演员和打工人谁更惨的争论在网上吵得不可开交。有人支持于正的说法,认为演员的现状确实堪忧;也有些人站在打工人那一边,觉得演员就是在博取同情。
这场风波仍在发酵,评论区每天都有新的争论。演员和打工人到底谁更惨,也许永远没有标准答案。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个为生活努力的人都值得我们尊敬。无论是送外卖的演员,还是月薪3500的打工人,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全力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