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对是我看过的最令人痛心的预告片!电影讲述的是1937年,日军铁蹄踏遍南京的惨痛历史。
预告片一开始,金陵城陷落,南京的童谣和日军高喊的“万岁”交织在一起,画面里日军疯狂屠城,江水泛红。两名日军军官站在镜头前,得意洋洋地开起了残忍的“杀人比赛”。这些场景,真是让人看得紧紧攥拳,心头沉重。对的,没错,这部让我看完预告后久久不能平静的影片,就是《南京照相馆》!
由《孤注一掷》导演申奥执导,刘昊然、王传君、王骁、周游、高叶、杨恩又、王真儿等人主演的这部影片,早已定档8月2日,如今首支预告终于公布了。预告里有句台词特别刺耳——
“在我看来,今天的电影与过去的胶卷完成了岁月的接力。胶片和影像,通过人们的记忆,代代相传。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段历史,不能忘。”
故事发生在1937年的南京。那一年,侵华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影片正是基于那些留存下来的历史照片创作而成。那些曾经出现在课本和新闻中的影像,我们都看过,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记录日军暴行的照片,究竟是如何被保存并公之于众的。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南京的吉祥照相馆,几名普通百姓在这儿避难。刘昊然饰演的阿昌,一个冒充照相馆学徒的邮差,为了保命,在日军翻译王广海(王传君饰)的威胁下,答应帮助日军冲洗底片。于是,小小的照相馆变成了临时避难所,阿昌白天和毓秀(高叶饰)假扮夫妻,晚上则向照相馆老板老金(王骁饰)学习冲印手艺。
在冲洗底片的过程中,一张张日军屠杀南京百姓的照片在暗房里显现。阿昌和大家不仅要想办法活下去,还得考虑如何把这些屠城的罪证送出去……
电影的视角非常专注,聚焦在照相馆里的一段微观历史。不夸张地说,许多画面充满了震撼和残酷,让人几乎无法承受。比如,日军为炫耀自己的“战果”,拍下了一张张屠杀现场的照片,甚至对着镜头露出得意的笑容。又比如,日军将中国百姓赶到江边集体屠杀,还有人被装进麻袋,任由其滚下河。你会感受到预告片中的台词“日本人把南京搞成这个鬼样子”,这句说得太对了。照片的冲洗过程,暗房中那片血红的晦暗,仿佛一切罪恶的见证。
电影从日军罪行的视角切入,通过几位普通小人物展现那段历史。原本只是为了逃避战火苟活在吉祥照相馆中的人们,却成为了大屠杀历史的见证者,默默保存下那些铁证,成为日后证明日军罪行的关键。
故事的吸引力在于,它不仅展现了大历史的背景,更关注了在乱世中做出选择的小人物。导演申奥说过:“通过‘照相馆’这个小切口,展现历史的宏大。”这些平凡的人们,如何在屠杀中寻找生机,又如何将罪证保存并传递出去,是这部电影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当然,刘昊然的表演,给预告增色不少。阿昌是一个极其简单却又复杂的角色,无论是情感上,还是身份上,都充满了层次感。预告中,刘昊然展示了两副面孔:第一副是“懵懂脸”,阿昌对未来充满迷茫,能在照相馆活下去,已经是最大的愿望。而当他决定保护这些照片时,他的伪装成了最有效的生存工具;第二副面孔,则是“愤怒脸”。当大火蔓延到照相馆,刘昊然的表现几乎令人心碎,眼中满是怒火,眼泪在眼眶中打转。那一刻,仿佛看到了一个少年的血性与坚韧。
别忘了王传君,他近年来已经成了暑期档的黑马。无论是《孤注一掷》还是《默杀》,他都表现出色。这次他饰演的日军翻译同样让人眼前一亮。这个角色在日军手下办事,求生是他唯一的动力,也逼迫照相馆的人冲洗那些照片。可是,预告里却有一幕,日军的屠刀对准了他的脖子,令人不寒而栗。
高叶扮演的毓秀,与刘昊然假扮夫妻,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谨慎行事。她一个捂嘴的动作,演绎出在日军铁蹄下普通人的无奈;王真儿饰演的照相馆老板赵宜芳,与王骁饰演的丈夫,两人之间的悲痛情感,令人动容。周游饰演的难民,也让人感觉凶多吉少,每一回眸都充满了无奈和恐惧。
这些实力派演员共同演绎的,不仅是戏,更是历史的血泪。主旋律的电影向来不好拍,因为观众已经知道历史的大致框架。然而,这部《南京照相馆》通过小人物的视角,突破了这种局限。它巧妙地将小切口与大历史结合起来,通过细腻的镜头和表演,鲜活地展现了那段不可忘却的历史。
电影通过对冲洗底片的过程细致呈现,展示了日军侵华的真实罪证。每一张照片,都定格了那个时代最残酷的历史。而这份历史的悲凉,蕴藏在每一幅画面和每一个演员的表演中。让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不仅是历史的影像,而是深沉的记忆与警示。
《南京照相馆》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具象化,也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不能忘记的历史记忆。在即将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这部电影无疑将成为我们铭记历史的重要方式。